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及答案

  在備考廣東公選考試中,積累常考的歷史國情知識是提高考試成績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歡迎考生練習。

  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一***

  1.

  對當代中國影響較大的人口結構問題有*** ***。

  A.人口年輕化問題

  B.人口老齡化問題

  C.出生性別比例失調問題

  D.男女比例失調問題

  2.>下列關於大氣層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大氣層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約佔78.1%

  B.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層,對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

  C.平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對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層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植被被大量破壞

  3.

  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洋流形成原因的是:

  A.地轉偏向力

  B.太陽輻射

  C.大氣運動

  D.磁偏角

  4.

  關於氣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沙塵暴發源於蒙古高原

  B.厄爾尼諾現象是由溫室氣體增多引發的

  C.美國西海岸有暖流、東海岸有寒流通過

  D.颶風指的是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生成的熱帶氣旋

  5.

  地球不停自轉的最大地理意義是*** ***。

  A.天氣變化

  B.冷熱交替

  C.晝夜更替

  D.四季更替

  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BCD

  解析:

  我國人口結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未富先老,即老齡化問題;由出生嬰兒 性別比失衡導致的婚齡人口擠壓現象將逐漸凸現;從民族結構上來說,伴隨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長,其聚集區的生態環境壓力大大增加;從勞動力人口供給上來說,新增勞動力的數量將逐漸下降。故正確答案為B、C、D。

  2.答案: C

  解析: 大氣層,又叫大氣圈或者大氣,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氣,因為星球引力影響,在星球表面積蓄而成的一圈氣體。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所以A選項錯誤,B選項錯誤。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氣汙染物質,特別是氧化氮和鹵化代烴等氣溶膠汙染物的擴散、侵蝕而造成大氣臭氧層被破壞和減少的現象。所以,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C選項。

  3.答案: D

  解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洋流又稱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海流運動的因素可以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佈的不均勻性。前者表現為作用於海面的風應力,後者表現為海水中的水平壓強梯度力。加上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動,又有垂直流動。大氣運動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也會對洋流方向產生一定影響。所以>AC>選項是正確的;風形成的原因有兩個,即地球的轉動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陽加熱程度的差別,所以太陽輻射會影響到風的形成,進而影響洋流的形成,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A項錯誤,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關於起因,目前尚無定論,所以B項錯誤。美國西海岸是加利福尼亞寒流,東海岸是墨西哥灣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C項的表述剛好相反,錯誤。D項正確,颶風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東部地區將強大而深厚的熱帶氣旋,其意義和颱風類似,只是產生地點不同。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從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國境內共發生53次***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塵天氣,其中有33次起源於蒙古國中南部戈壁地區。

  颶風和颱風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生成於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颶風”;而生成於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的則稱為“旋風”。

  5.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使東、西半球發生晝夜交替,使日月星辰東昇西落。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公轉。故正確答案為C。

  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二***

  1.

  對當代中國影響較大的人口結構問題有*** ***。

  A.人口年輕化問題

  B.人口老齡化問題

  C.出生性別比例失調問題

  D.男女比例失調問題

  2.>下列關於大氣層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大氣層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約佔78.1%

  B.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層,對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

  C.平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對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層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植被被大量破壞

  3.

  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洋流形成原因的是:

  A.地轉偏向力

  B.太陽輻射

  C.大氣運動

  D.磁偏角

  4.

  關於氣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沙塵暴發源於蒙古高原

  B.厄爾尼諾現象是由溫室氣體增多引發的

  C.美國西海岸有暖流、東海岸有寒流通過

  D.颶風指的是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生成的熱帶氣旋

  5.

  地球不停自轉的最大地理意義是*** ***。

  A.天氣變化

  B.冷熱交替

  C.晝夜更替

  D.四季更替

  廣東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BCD

  解析:

  我國人口結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未富先老,即老齡化問題;由出生嬰兒 性別比失衡導致的婚齡人口擠壓現象將逐漸凸現;從民族結構上來說,伴隨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長,其聚集區的生態環境壓力大大增加;從勞動力人口供給上來說,新增勞動力的數量將逐漸下降。故正確答案為B、C、D。

  2.答案: C

  解析: 大氣層,又叫大氣圈或者大氣,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氣,因為星球引力影響,在星球表面積蓄而成的一圈氣體。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所以A選項錯誤,B選項錯誤。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氣汙染物質,特別是氧化氮和鹵化代烴等氣溶膠汙染物的擴散、侵蝕而造成大氣臭氧層被破壞和減少的現象。所以,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C選項。

  3.答案: D

  解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洋流又稱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海流運動的因素可以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佈的不均勻性。前者表現為作用於海面的風應力,後者表現為海水中的水平壓強梯度力。加上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動,又有垂直流動。大氣運動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也會對洋流方向產生一定影響。所以>AC>選項是正確的;風形成的原因有兩個,即地球的轉動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陽加熱程度的差別,所以太陽輻射會影響到風的形成,進而影響洋流的形成,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A項錯誤,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關於起因,目前尚無定論,所以B項錯誤。美國西海岸是加利福尼亞寒流,東海岸是墨西哥灣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C項的表述剛好相反,錯誤。D項正確,颶風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東部地區將強大而深厚的熱帶氣旋,其意義和颱風類似,只是產生地點不同。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從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國境內共發生53次***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塵天氣,其中有33次起源於蒙古國中南部戈壁地區。

  颶風和颱風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生成於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颶風”;而生成於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的則稱為“旋風”。

  5.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使東、西半球發生晝夜交替,使日月星辰東昇西落。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公轉。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