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護技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網路發展的重要問題,各行各業中的管理部門更是要增強計算機病毒的防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計算機病毒危害及防範,歡迎閱讀:

  一、計算機病毒分類

  計算機病毒簡言之就是那些有自我複製能力的計算機程式,它能影響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正常執行,破壞資料的正確與完整。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病毒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它們有的以感染檔案為主,有的以感染系統引導區為主,大多數病毒只是開個小小的玩笑,但少數病毒則危害極大,這就要求人們採用適當的方法對病毒進行分類,以進一步滿足日常操作的需要。

  一按傳染方式分類。按傳染方式分類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檔案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種。引導型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碟的引導區,系統從包含了病毒的磁碟啟動時傳播,它一般不對磁碟檔案進行感染;檔案型病毒一般只傳染磁碟上可以執行檔案COM、EXE,其特點是附著於正常程式檔案,成為程式檔案的一個外殼或部件;混合型病毒則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感染引導區又感染檔案,因此擴大了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


  二按連線方式分類。接連線方式分類可分為原始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作業系統型病毒等3種。其中原始碼型病毒主要攻擊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它會將自己插入到系統源程式中,並隨源程式一起編譯,連線成可執行檔案,從而導致剛剛生成的可執行檔案直接帶毒;入侵型病毒用自身代替部分加入或替代作業系統的部門功能,危害性較大。

  三按程式執行平臺分類。病毒按程式執行平臺可分為DOS病毒,Windows病毒,WindowsNT病毒,OS/2病毒等,它們分別是發作於DOS, Windows9X,WindowsNT, OS/2等作業系統平臺上的病毒。

  四新型病毒。部分新型病毒由於其獨特性而暫時無法按照前面的型別進行分類,如巨集病毒使用某個應用程式自帶的巨集程式語言編寫的病毒、黑客軟體、電子郵件病毒等。

  二、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我們勞動保障部門正常辦公用的計算機裡都儲存大量的文件、業務資料、公文、檔案等重要資料和資訊資料,如果被病毒破壞,被黑客****或篡改,就會造成資料資訊丟失,甚至洩密,嚴懲影響正常辦公的順利進行。計算機感染病毒以後,輕則執行速度明顯變慢,頻繁宕機,重則檔案被刪除,硬碟分割槽表被破壞,甚至硬碟被非法格式化,更甚者還會造成計算機硬體損壞,很難修復。有很多的網頁上含有惡意程式碼病毒,用誘人的網頁名稱吸引人們訪問他們的網頁,然後修改訪問者計算機IE瀏覽器的主頁設定為他們的網頁,較為惡劣的還會放置木馬程式到訪問者計算機的系統檔案裡,隨系統的啟動一起載入,造成主頁很難修改回來,更為惡劣的是修改作業系統登錄檔並登出造成登錄檔無法修改。還有病毒智慧化程式相當高,感染以後殺掉防殺病毒程式的程序,造成防毒軟體失效,感染的方式也由早期的被動感染到今天的主動感染。

  三、計算機病毒的防護

  在我們正常的工作中,怎樣才能減少和避免計算機病毒的感染與危害呢?在平時的計算機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會大大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例如:對一些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不要開啟,並儘快刪除,不要上一些不太瞭解的網站,尤其是那些誘人名稱的網頁,更不要輕易開啟,不要執行從Internet下載後未經防毒處理的軟體等,這些必要的習慣會使您的計算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