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大事件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危害非常大,那麼它出現的事件影響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病毒大事件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病毒大事件介紹:

  1988年11月:第一個因特網病毒“莫里斯的蠕蟲”Morris’s Worm出現,感染了25萬臺電腦,造成的損失達9600萬美元。

  1998年4月,CIH病毒爆發,全球6000萬臺電腦被破壞,造成的損失為10億美元。

  1999年,“美麗殺手”爆發,經濟損失超過12億美元。

  2000年5月,“愛蟲”I Love Y ou病毒在全球造成的損失達100億美元。

  2001年9月,“尼姆達”病毒被發現,在3天內造成了6億美元的損失。

  2001年12月,“求職信”病毒發作,病毒郵件阻塞伺服器,損失達數90億美元。

  2003年1月,“2003蠕蟲王”病毒在全球爆發,感染了100萬臺計算機。北美、歐洲和亞洲的2.2萬個網路伺服器遭到攻擊,數萬臺自動取款機癱瘓,票務預訂、網上購物、電子郵件、網路電話等網路服務遭受重大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達12億美元。

  2003年8月,“衝擊波”病毒爆發,感染了100萬臺計算機,損失為數十億美元,

  2004年1月,“SCO炸彈”病毒全球爆發,經濟損失達261億美元。

  2004年5月,“震盪波”病毒迅速在全球傳播,全球三分之一的電腦受到感染。

  據統計,2004年,五分之一的歐洲小企業因遭遇病毒攻擊而被迫停業,電腦犯罪每年給西歐小企業造成的損失高達220億歐元。每次病毒攻擊事件將使一家小企業損失5000歐元。

  相關閱讀:

  計算機病毒原理

  病毒依附儲存介質軟盤、 硬碟等構成傳染源。病毒傳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環境來定。

  病毒啟用是將病毒放在記憶體, 並設定觸發條件,觸發的條件是多樣化的, 可以是時鐘,系統的日期,使用者識別符號,也可以是系統一次通訊等。

  條件成熟病毒就開始自我複製到傳染物件中,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等。

  病毒的傳染是病毒效能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傳染環節中,病毒複製一個自身副本到傳染物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