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統計分析題的答題技巧

  很多題目會根據調查問卷、實驗、研究結果作為論據,通過對一些統計資料如百分比、相對數量或絕對數量的比較來得出結論,我們將這一類題型歸為統計分析型題目。統計分析型題目是可能性推理的一種常見題型。下面小編整理的行測統計分析型題目的答題技巧。希望大家通過答題技巧,能夠收穫好的成績!
 

  行測的統計分析型題目的答題技巧:

  解答統計分析型題目,首先要正確理解資料之間的關係,考慮這些資料是否準確、可靠,避免陷入數字陷阱。還要從樣本選擇的科學性入手來削弱或加強它,而樣本選擇的科學性又可以從樣本數量和樣本的代表性兩個方面考慮。

  答題技巧要點:

  ***1***如果要削弱題幹,則可以通過駁斥樣本選擇的科學性來削弱,即樣本數量不足、樣本不正確或樣本代表性不夠。早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

  ***2***如果要加強題幹,則可以通過加強樣本選擇的科學性來加強,即樣本數量充足、樣本正確或樣本具有代表性。

  ***3***對於存在矛盾的資料,則可以從資料的準確性、是否有遺漏資訊等方面考慮來解釋存在的矛盾。

  ***4***如果要對論證進行評價,也可以從資料的準確性、是否有遺漏資訊等方面考慮。
 

  下面以兩道題目為例詳細介紹答題技巧:

  例題1:浙江行測真題

  有關資料顯示,從2005年以來,廣東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數量約佔當年高校畢業生的1%-2%。以2008年為例,應屆高校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僅佔1.2%,而在西方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20%-30%。由此看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具有創業才能。

  以下哪一項正確,最能對上述結論構成質疑?

  A.中國關於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政策較少,創業環境不佳

  B.中國高校畢業生的絕對數量比西方發達國家多

  C.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比中國大學生高

  D.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喜歡挑戰自我

  解析:題幹由“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應屆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所佔比例的對比資料”得出結論“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具有創業才能”。

  有無創業才能應看創業成功率而非創業人數所佔的比例,C項說明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並非更具有創業才能,直接削弱論點。A項說明中國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所佔比例少是另有他因,但不一定能削弱結論;比例與絕對數量無關,所以B項與題幹論證無關;D項挑戰自我也與題幹論證無關。故答案選C。

  例題2: 有人認為,在體力勞動者中,女工比男工更容易受傷。這是一種偏見,實際上建築工地上受傷者絕大多數是男性。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上述論證中的漏洞?

  A.對兩類沒有可比性的物件進行了比較

  B.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

  C.沒有考慮受傷建築工人在所有受傷工人中所佔的比例

  D.沒有考慮女工在所有工人中所佔的比例

  解析:題幹通過“建築工地上受傷者絕大多數是男性”得出“在體力勞動者中,女工比男工更容易受傷是錯誤的”的結論。

  即通過受傷者男女性的絕對數量的比較得出結論,顯然這樣得出的結論是不準確的,因為如果女工在所有工人中所佔的比例很小,那麼建築工地上受傷者絕大多數是男性並不能說明男工比女工更容易受傷,也就是沒有考慮到男女工各自所佔的比例問題,因此選項D恰當地指出了題幹論證的漏洞。

  A項和B項說法顯然錯誤;C項與題幹論證的女工和男工誰更易受傷無關。故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