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及答案

  山西公務員行測考試中的邏輯判斷題是考試的難點,需要考生練習邏輯推理和判斷分析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供各位考生練習。

  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一***

  1、有絳紫、桃紅、淡綠、白色四種顏色,一種顏色只能被它自身或者比它更深魄顏色所覆蓋。若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一些確切地概括了能被桃紅所覆蓋的顏色?***  ***

  Ⅰ.這種顏色不是桃紅色。

  Ⅱ.這種顏色不是絳紫色。

  Ⅲ.這種顏色不如桃紅色深。

  A. Ⅰ

  B. Ⅱ

  C. Ⅲ

  D. Ⅱ和Ⅲ

  2、政府應該實施一條法案來禁止在通勤火車上銷售和飲用酒精飲料。最近,政府運用其法律權力,通過了一條禁止在通勤火車上抽菸,來保護上下班人的健康的法律。當喝醉了酒的乘客下了火車,鑽進他們的汽車後開車,公眾面臨的危險與火車上不抽菸的乘客被迫呼吸香菸的煙塵所面臨的危險至少是一樣大。

  在證明在通勤火車上喝含有酒精的飲料應該被禁止時作者依賴於***  ***。

  A. 喝含有酒精的飲料有害個人健康的事實

  B. 人們需要保護以免受他人的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原則

  C. 對抽菸和喝酒精飲料做了一個充滿感情的指責性描述

  D. 在抽菸的影響與喝含酒精的飲料的影響兩者之間做了一個比較

  3、在接受了阻擊敵人的任務後,連長斬釘截鐵地說:只要我還活著,鬼子就休想跨過崑崙關。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上述斷定不成立?

  ①連長還在,鬼子跨過了崑崙關

  ②連長犧牲了,但鬼子沒能跨過崑崙關

  ③連長犧牲了,鬼子跨過了崑崙關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②

  D. ①和③

  4、研究人員發現美國人口的老齡化或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一名人口統計學家使用了一種新的計算機模型來研究年齡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係,顯示美國人在退休之後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就會減少。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支援研究人員觀點的是:

  A. 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美國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漸增大,這種趨勢會在65歲前後達到頂峰,然後驟然回落

  B. 研究報告認為,與美國有著類似的老齡化人口結構和消費模式的國家也許會發現它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

  C. 有研究表明,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捐獻給關注全球變暖的綠色環保基金的慈善款金額高於其他年齡段的美國人

  D. 研究顯示,美國二戰後“嬰兒潮”一代在退休之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後將逐漸減少,減幅十分顯著

  5、沒有充足的雨水,導致幾乎所有的池塘近乎於涸,引起了大量不得不在水中生存的蚊子幼蟲死亡。雖然蝙蝠正常生存與有無充足雨水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乾涸的池塘同樣給蝙蝠的生存帶來了困擾。

  以下哪項如果正確最能解釋上述現象?

  A. 蝙蝠是蚊子的天敵。蝙蝠以蚊子為食物

  B. 蚊子的幼蟲只能生活在水中,所有蝙蝠的唯一食物就是蚊子的幼蟲

  C. 蝙蝠是蚊子的最大天敵,燕子和蜻蜓也以蚊子為食

  D. 蝙蝠必須在潮溼的巖洞中才能生存,沒有充足的雨水導致巖洞不再潮溼

  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答案

  1.B。本題是一道歸納型邏輯題。Ⅲ命題沒有包含桃紅色,工命題本身是假命 題,因為桃紅色可以被它本身所覆蓋。

  2.評價型題目。題乾的論點是“政府應該實施一條法案來禁止在通勤火車上銷售和飲用酒精飲料”,其餘的是論據,而題目要求評價一下論據。

  根據題幹描述可知,題幹論證是通過抽菸與喝含酒精的飲料的對比來論證論點的,故D項正確評價了論據,故答案選D。

  3.考查復言命題推理。連長的話可以表示為:如果p,那麼q。三個選項可表示為:①p且非q,②非p且q,③非p且非q。其中,①為連長的話的矛盾命題,如果為真,連長的話必不成立;而②和③都與連長的話不矛盾。故答案選A。

  4.此題答案為A。研究人員的觀點是:美國人口的老齡化或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A項說明美國人在65歲之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驟然回落,直接加強了論點。

  5.解釋型題目。題千要解釋的現象是“池塘的乾涸引起了大量蚊子幼蟲死亡,同樣給蝙蝠生存帶來了困擾”。A項和C項,“蝙蝠是蚊子的天敵”並沒有否定蝙蝠還有其他食物來源;D項與題幹“蝙蝠的正常生存與有元充足雨水沒有關係”矛盾;B項說明蚊子的幼蟲只能生活在水中,所有蝙蝠的唯一食物就是蚊子的幼蟲,很好地解釋了該現象。故答案選B。

  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二***

  1、近年,在對某大都市青少年犯罪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失足青少年中,24%都是離異家庭的子女。因此,離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假設每個家庭都有子女,則以下哪項如果是真的,最能對上述結論提出質疑?***  ***

  A. 十多年前該大都市的離婚率已接近四分之一,且連年居高不下

  B. 該大都市近年的離婚率較前有所下降

  C. 青少年的犯罪中性犯罪佔很大的比例

  D. 正常的離異比不正常地維繫已經破裂的家庭要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2、一切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方針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開放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改革開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種推理方式與上面的這種論述最為相似?

  A. 一切行動聽指揮是一支隊伍能夠戰無不勝的紀律保證。所以,一個企業、一個地區要發展,必須提倡令行禁止,服從大局

  B. 經過對最近六個月銷售的健身器跟蹤調查,沒有發現一臺因質量問題而退貨或返修。因此,可以說這批健身器的質量是合格的

  C. 如果某種產品超過了市場需求,就可能出現滯銷現象。“卓群”領帶的供應量大大超過了市場需求,因此,一定會出現滯銷現象

  D. 凡是超越代理人許可權所籤的合同都是無效的。這份房地產建設合同是超越代理許可權簽定的,所以它是無效的

  3、在一次機關作風檢查中,當場發現有四人上班期間在辦公室打牌。單獨進行身份詢問時,戴眼鏡的說:“我們都不是該單位的。”年輕的說:“至少有一人是該單位的。”黑臉的說:“我什麼都不知道。”穿皮夾克的說:“至少有一人不是該單位的。”經核實,四人中只有一人講了真話。

  由此可見***  ***。

  A. 戴眼鏡和穿皮夾克的不是該單位的

  B. 黑臉的是該單位的,但年輕的不是該單位的

  C. 年輕的不是該單位的,而戴眼鏡的是該單位的

  D. 年輕的和穿皮夾克的都是該單位的

  4、某國採用了一種新方法來測試獻血者是否攜帶NANB肝炎病毒。在實施這種方法前估計因此將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將佔整個報名獻血者的5%。實際結果顯示,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攜帶NANB病毒的報名獻血者通過測試而獻了血,他們佔實際獻血人數的10%。由此可以推出***  ***。

  A. NANB病毒的測定是國際範圍內醫學界的難題

  B. 實施測試方法前對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數量百分比的估計偏高

  C. 實施測試方法前對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數量百分比的估計偏低

  D. 實施測試方法前對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數量百分比的估計非常準確

  5、在美國,總額420萬美元的大學獎學金津貼去年無人問津,因為許多獎學金專案沒有吸引到合乎專案標準的申請者。這在一個每年有成千上萬名有前途的學生付不起學費的國家是一種驚人的資金浪費。因此這些獎學金的標準應當被修改。下列哪一項如果為真,最支援上面的結論?

  A. 許多獎學金無人領取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合格標準太嚴格了,而是因為這些獎學金專案很少宣佈它們的存在

  B. 一些獎學金專案已經發現在沒有進行冗長並且昂貴的法律程式的情況下不可能修改它們的合格標準

  C. 去年,大量的獎學金專案發放了所有的可獲得的獎學金津貼,大部分專案也有非常嚴格的合格標準

  D. 某些獎學金專案僅僅接受學習某一確定的專業的學生的申請,但是美國的大學不再提供那些獎學金專案所指定的領域的專業

  山西公務員邏輯判斷強化習題答案

  1.A。題幹中的結論是離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原因是失足青少年中離異家庭的子女佔24%,A項中指出離婚率十年前已接近四分之一,則青少年中應有近四分之一是離異家庭的子女,因此,由“失足青少年中離異家庭的子女佔24%”無法推出“離婚率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削弱了該題乾的結論。

  2.考查直言命題的三段論推理。大前提:一切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方針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小前提:改革開放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結論:改革開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A、B兩項均不是三段論,C項錯在大前提是可能的語氣。而結論中是肯定的語氣。只有D項與題幹論述相似。

  3.考查直言命題的對當推理。戴眼鏡的和年輕的說的話是矛盾的,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黑臉的和穿皮夾克的說的話都是假的,由穿皮夾克的人的話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該單位的。正確答案是D。

  4.分析推理類題目。由“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攜帶NANB病毒的報名獻血者通過測試而獻了血,他們佔實際獻血人數的10%”可知,被淘汰的三分之一的攜帶NANB病毒的報名獻血者佔實際獻血人數的5%。而實驗前的估計是“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將佔整個報名獻血者的5%”。由於報名獻血者的人數等於實際獻血人數加被淘汰的人數。因此實驗前的估計高於真正被淘汰的人數。故答案選B。

  5.加強型題目。題幹由大量獎學金無人問津推出“這些獎學金的標準應當被修改”的結論。

  A項說明獎學金無人問津是“另有他因”,削弱了結論;B項是無關項,能否修改標準與是否應當修改標準無關:C項說明獎學金專案的嚴格標準並不影響學生申請和獎學金津貼發放,削弱了結論;D項說明這些獎學金專案所指定的專業標準有問題,應該修改,加強了結論。故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