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哲學史論文

  科學技術哲學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學科,目前學界對其研究方興未艾。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科學技術哲學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學科,目前學界對其研究方興未艾。本文就近年來有關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淵源、學科定位、發展歷程、學科板快、當前關注問題、未來趨勢以及科學技術哲學發展面臨問題的研究情況作一概述。

  一、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淵源

  科學技術哲學並非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有著深厚的學術淵源和歷史背景, 學界從不同視角闡述了科學技術哲學產生的淵源。如學者任元彪從學術淵源上指出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哲學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現代西方科學哲學及其學術傳統;***2***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辯證法傳統;***3***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自然哲學傳統。而學者郭貴春、成素梅、邢如萍則認為“科學技術哲學”的根源在“自然辯證法”,他們比較突出“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辯證法”的演變關係,認為“科學技術哲學”是從傳統的“自然辯證法”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是對“自然辯證法”學科的繼承和發展。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淵源, 筆者認同郭貴春等人的觀點。科學技術哲學和自然辯證法關係密切,科學技術哲學是“自然辯證法”在新時期的時代體現,是對自然辯證法的繼承和發展。

  二、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

  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富有爭議,學者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如學者黃順基、黃天授和劉大椿在1991年編寫的《科學技術哲學引論———科技革命時代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對科學技術哲學作出了明確的定位。他們把科學技術哲學定位為以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提出的新問題為依據,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為指導,是自然辯證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是科技革命條件下的一門新學科。學者劉大椿在2001 年出版的《科學技術哲學導論》一書中又進一步把科學技術哲學定位為“對科技時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關問題、要求和挑戰的哲學回應”。而著名學者于光遠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辯證法” 是一個科學群或科學部門體系, 它是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特色和色彩的諸多科學部門的總稱, 其中包括許多不屬於哲學的科學部門。學者於棋明據此認為,在自然辯證法旗幟下彙集或孕育、成長以至分化出了許多分支學科,其中包括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歷史、科學方法論、科學認識論、科學學、科學技術社會學等,也就是說,科學技術哲學是自然辯證法的分支學科。學者陳其榮則認為,科學技術哲學是當代自然辯證法的新正規化,這意味著自然辯證法的正規化在當代發生了改變。從以上眾多學者對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定位的不同見解中, 我們可以看出,現在要想對科學技術哲學進行學科定位,至少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問題:第一是否從“哲學”的範圍內界定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內容, 第二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內涵和外延的問題, 第三是科學技術哲學的現實性問題。

  三、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歷程

  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方面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一般都趨向認同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進入新世紀以來, 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 科學技術哲學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現階段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主要問題

  儘管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問題與時代主題緊密相關,但學界關於現階段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主要問題的研究也有所差異,但是有一點比較明顯,那就是學界一般認為“科學與技術的劃界問題”、“科學與技術的本質問題”、“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問題”以及“科學技術的人文關懷和文化問題”成為現階段關注的熱點。

  五、新時期科學技術哲學發展面臨的問題

  21世紀科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科技哲學的發展也面臨相同的境遇。國內一些學者通過研究認為,21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面臨一些潛在的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哲學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其未來發展,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學者龐躍輝則認為, 以現代科技變化發展規律和特徵為主要研究物件的科技哲學, 無論是從推進現代科技良性執行和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 還是從科學技術哲學自身學科體系建設的迫切需要來看, 科學技術哲學都必須下功夫解決面臨的三大前沿問題:***1***如何認識現代科技和科學倫理的內在關係;***2***如何認識虛擬時空與現實時空的內政關係;***3***如何認識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的內政關係問題。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 目前學界在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發展面臨的問題方面的意見基本相同,但是對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板塊內容、關注熱點和走向趨勢方面的研究分歧較大。這也正好說明我國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