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幼兒還沒有自我防護的意識,什麼東西都吃下去,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所以防止幼兒食物中毒的措施是很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幼兒食物中毒的措施

  1、安全購物,購物時必須按計劃採購,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完所購回的食品,必須妥善保管好,預防食品潮解,黴爛變質、黃麴黴變,在採購時,更應避免黴爛變質的食品,蔬菜、瓜果,以及保質過期的產品。以免導致急慢性食物中毒。

  2、餐具避免應用鉛、鋅、鋁製品盛裝食物,烹飪食物,一面引起鉛、鋅、鋁製品導致人體慢性中毒。

  3、幼兒一律不吃剩飯剩菜,剩菜一律不留,剩飯用冰箱儲存不超過24小時,且剩飯必須經高溫復熱後限老師食用。

  4、要買經過檢驗後宰殺的畜肉,生肉不要在常溫中放置時間過長,要及時烹製,生熟食物的容器、刀、案板必須分開。

  5、做飯菜要有計劃,作到按人數供應飯菜,現做現吃,放置時間不宜過長,儘可能不剩飯菜。

  6、在食用海產品時,買來的生魚、蝦、要注意冷藏或冷凍,烹調前要用大量清水沖洗,因為嗜鹽菌,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魚、蝦及蟹。

  7、不吃土豆芽,一般情況下土豆現買現吃不存放。買來的土豆儲存在涼爽、乾燥,不見陽光的地方,不使它發芽變綠,食用前要仔細挖掉芽和芽眼的周圍部分,對變綠和青紫的皮肉一定要完全削去。

  8、吃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熟透後再吃,以免扁豆或四季豆毒素不破壞完全,引起中毒。

  9、吃鮮黃花必須用開水燙後撈出瀝乾水分,在加烹調或先用水浸泡,然後再徹底加熱。

  10、炊事人員養成做飯前洗手的好習慣,若患有痢疾、傷寒、肺結核、化膿性面板病***生瘡、長皰疹***等傳染疾病時,應及時治療,或調離炊事工作崗位。

  食物中毒的症狀

  一般都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現象,大多還伴有發熱。

  重症食物中毒,在短期內可出現四肢發冷、面色蒼白、出汗、抽痙、青紫等,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如果是帶肉毒桿菌的食物,除胃腸症狀外,孩子還可有眼瞼下垂,瞳孔散大,看不清東西或把一個物體看成兩個;重的不能說話,吞嚥和呼吸困難,體溫下降;如不迅速治療,常常引起死亡。

  吃了沒有醃透的蔬菜,除上述的一般中毒症狀外,面板和粘膜還會出現青紫色。

  發現小兒有食物中毒的現象時,如小兒未發生嘔吐,可用手指或筷子、或牙刷柄等包上軟布,壓迫孩子的舌根,或輕攪他的咽喉部,促使發生嘔吐,把毒物儘快吐出。也可給他喝些鹽水,再用上法促進嘔吐即送往醫院急救。

  預防食物中毒的13個小常識

  1、注意挑選和鑑別食物,不要購買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魚、毒蘑菇、發芽土豆等。

  2、烹調食物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儲存熟食的溫度要低於7℃,經儲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徹底加熱。

  3、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4、瓜果、蔬菜生吃時要洗淨、消毒。

  5、避免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

  6、到飯店就餐時要選擇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熗蚶等違禁生食水產品。

  8、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標籤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9、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變質的食物往往含有多種病毒,最易出現食物中毒現象。

  10、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

  11、不隨意採捕食用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2、按照低溫冷藏的要求儲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3、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食物中毒應從搞好個人衛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