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常見的型別有哪些

  肺炎是常見問題,老幼體弱者都容易受到病毒侵擾而引發肺炎問題。下面給大家介紹肺炎患者常見的型別,希望能給大家借鑑。

  肺炎患者常見的型別

  1、厭氧菌性肺炎

  雙下肺底紋理增多粗亂,夾雜有邊緣模糊的斑片狀陰影,或同時伴有膿胸、胸膜積液等徵象。

  2、克雷白桿菌肺炎

  X線顯示肺葉或小葉實變,有多發性蜂窩狀肺膿腫,葉間隙下墜,是常見到的肺炎的種類。

  3、肺炎支原體肺炎

  肺部多種形態的浸潤影,呈節段性分佈,以肺下野為多見,也有從肺門附近向外伸展者。

  4、葡萄球菌肺炎

  X線陰影的易變性是金葡菌肺炎的一個重要特徵。X線顯示肺段或肺葉實變,或呈小葉樣浸潤,可有單個或多發的液氣囊腔,形成陰影內伴有空洞和液平。

  5、軍團菌肺炎

  早期為單葉斑片狀肺泡內浸潤,繼有肺葉實變,可迅速發展至多肺葉段,下葉多見,單側或雙側,可伴少量胸腔積液。偶有肺內空洞及膿胸形成。

  6、病毒性肺炎

  多見雙肺下葉瀰漫性密度均勻的小結節狀浸潤陰影,邊緣模糊,少數患者可見葉性浸潤或瀰漫性網狀結節性浸潤灶。

  7、肺炎球菌肺炎

  早期僅見肺紋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葉稍模糊。近年由於抗生素的應用,典型的大葉實變少見。實變陰影中可見支氣管氣道徵,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積液徵。肺炎消散期,X線浸潤逐漸吸收,可有片塊區域吸收較早,呈現“假空洞”徵。是不常見到的肺炎的種類。

  8、肺念珠菌病

  ***1***支氣管型:雙肺中、下野紋理增重。***2***肺炎型:兩肺中下野有瀰漫性小片狀或斑點狀陰影,亦可融合成大片肺炎陰影,邊緣模糊,形態多變,還可有多發性膿腫。少數病例伴胸膜改變,因此這種肺炎的種類不常見到。

  肺炎的治療方法

  患者除了臥床休息、大量飲水、吸氧、積極排痰外,肺炎治療的最主要環節是抗感染。細菌性肺炎的治療包括針對病原體治療和經驗性治療。前者根據痰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體外試驗敏感的抗菌藥物;後者主要根據本地區肺炎病原體流行病學資料,選擇可能覆蓋病原體的抗菌藥物。此外,還根據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疾病嚴重程度、是否有誤吸等因素,選擇抗菌藥物和給藥途徑。

  疑為肺炎即馬上給予首劑抗菌藥物。病情穩定後可將靜脈途徑改為口服治療。肺炎抗菌藥物療程至少5天,多數患者要7~10天或更長療程,體溫正常48~72小時,無肺炎任何一項臨床不穩定徵象可停用抗菌藥物。肺炎臨床穩定標準為:①體溫≤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頻率≤24次/分;④血壓:收縮壓≥90mmHg;⑤呼吸室內空氣條件下動脈血氧飽和度≥9O%或PaO2≥60mmHg;⑥能夠經口進食;⑦精神狀態正常。

  治療有效的臨床表現為體溫下降、症狀改善、臨床狀態穩定、白細胞逐漸降低或恢復正常,而X線胸片病灶吸收較遲。如72小時後症狀無改善,其原因可能有:①藥物未能覆蓋致病菌,或細菌耐藥。②特殊病原體感染如結核分枝桿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現併發症或存在影響療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誤診為肺炎。⑤藥物熱。需仔細分析,作必要的檢查,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