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簡單的對比色美術作品

  小學美術的教育培養要大膽發問,對問題、新知識始終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同時培養對問題主動思考的質疑態度和批判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小學美術激發藝術創造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

  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

  讓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例如引導學生以"我愛家鄉風光美"為主題創作一幅風景裝飾畫,課前我先佈置同學們回到自己的村子裡走一走,看看那一處景象你認為最能代表家鄉的美。上課時我先講了一點風景裝飾畫的基礎知識,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談談想法,結果由於每一個同學的生活環境、心理個性等都不同,他們對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樣。有的認為熱鬧的市場能體現家鄉的繁榮景象美;有的說寧靜的小街美;有的說幽靜的村前小園美;有的認為田野的春天大遍莊稼綠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碩果累累是豐收的美……。

  課堂活起來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了,我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都一一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鼓勵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並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

  小學美術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兒童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的創造者,一張紙、一塊布、一堆沙、幾粒石子,甚至一根木棍,都能引發他們探究的興趣,成為他們創造的材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多種材料和工具,全方位拓展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創造和實踐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各種可利用的廢舊材料,並且讓每個學生用舊掛曆、舊布、繩子等材料自己製作物品袋,專門放置自己平時收集的各種材料。

  讓他們從平凡的、司空見慣的材料中完成創造新的造型,展開想象的翅膀,這種材料的開拓和設計引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他們不斷地發現新的可利用的材料進入一個個新的創造天地:用彩色包裝帶構畫圖形、編織壁掛;用各種舊布拼貼成畫;用易拉罐製作小動物;將彩色玻璃片粘成畫;用廢舊材料製作服裝……

  《有趣的臉》中學生用各種有趣的材料製作,忙得不亦樂乎:用一次性紙杯、飲料瓶、卵石做臉;用毛線和樹葉做頭髮;用鈕釦做眼睛;用橡皮泥做耳朵;用花花糖紙做衣服;用火柴棒做四肢……出現了一件件充滿創意和童趣的作品:可愛的瓶娃娃、長滿鬍子的卵石爺爺、有趣的蛋寶寶、用糖紙編的長辮子女孩……在對不同材料的探究中,學生髮現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美,體會了變廢為寶的快樂,為學生的想象與創造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出來。結果,同學們的作業沒有雷同,內容與形式都非常豐富,且較充分的體現了家鄉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