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手足口病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小兒疾病,媽媽需要了解有關的護理知識。那麼輕微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輕微手足口病的一般護理

  專家指出,患兒感染後,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多數患兒在一週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因此,家長不要太過擔憂,更不要在確診前帶著孩子去大醫院扎堆。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應儘快帶孩子去當地醫院確診治療並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同時家長應對患兒使用的日常用品進行消毒。

  2、輕微手足口病的藥物治療

  手足口病的藥物治療治療輕微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呢?我們可以選擇藥物的治療方法,當我們出現了手足口病的時候應該儘快的到醫院去進行就診,這個時候患者應該去臥床休息,按照醫生的囑託去使用藥物,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中成藥物。可以直接的選擇西瓜霜或者是思密達對口腔進行塗擦,最好是注意自己的口腔衛生,平時應該用生理鹽水去清洗自己的口腔,能夠去防止出現破潰或感染。

  3、輕微手足口病的日常護理

  手足口病大多都是在孩子當中出現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及時的進行護理,孩子在拿東西的時候,或者是吃東西的時候都需要先洗手。使用過的一些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玩具都要及時的進行清洗和消毒,最好是不要帶孩子去人口比較密集的環境當中,這樣會造成一些病毒和細菌的感染。一旦孩子被感染到手足口病,就要立刻進行臥床休息,如果出現了發熱就要多喝白開水。

  手足口病的症狀

  1、患兒感染腸道病毒後,大多以發熱起病,體溫升高。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

  2、輕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

  3、患者在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大多數患兒在一週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

  4、重症患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肺水腫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重症患者表現為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運動障礙;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咳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個人衛生同樣重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是必須的,不要覺得家裡比外面乾淨很多就忽略這些細節,其實遙控器、垃圾桶、門把手等地方也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在繁殖。

  2、家裡始終要保持良好的環境。廚房、衛生間這些家庭衛生重災區裡的內生死角要清理乾淨,床單墊被要勤晒勤洗,平時多開窗通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3、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寶寶過於疲勞,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這樣做能改善小朋友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抵禦病毒入侵有一定的幫助。

  4、不要讓寶寶吃生的東西或者沒有燒開的水。

  5、關於維生素B族能否預防手足口病的問題,目前科學界尚沒有權威的定論,但適量補充對預防口腔內的炎症還是有好處的,具體怎麼服食建議先諮詢醫生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