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有什麼表現與治療

  精神分裂是我們聽過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大家知道精神分裂的表現有哪些嗎?精神分裂怎麼治療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精神分裂的表現與治療吧。

  精神分裂的表現

  1、感知覺障礙

  精神分裂症可出現多種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而幻聽最為常見。

  2、思維障礙

  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是以思維聯想過程障礙為主要表現的,包括思維聯想活動過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維聯想連貫性及邏輯性等方面的障礙。妄想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思維內容障礙。最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影響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非血統妄想等。據估計,高達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監視、被排斥、擔心被投藥或被謀殺等,在妄想影響下患者會做出防禦或攻擊性行為,此外,被動體驗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較為突出,對患者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產生影響。

  3、情感障礙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見的情感症狀,此外,不協調性興奮、易激惹、抑鬱及焦慮等情感症狀也較常見。

  4、意志和行為障礙

  多數患者的意志減退甚至缺乏,表現為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工作和學習興趣減退,不關心前途,對將來沒有明確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計劃和打算,但很少執行。

  5、認知功能障礙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認知缺陷的發生率高,約85%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資訊處理和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短時記憶和學習、執行功能等認知缺陷。認知缺陷症狀與其他精神病性症狀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如思維形式障礙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症狀更明顯,陰性症狀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症狀更明顯,認知缺陷可能與某些陽性症狀的產生有關等。認知缺陷可能發生於精神病性症狀明朗化之前***如前驅期***,或者隨著精神病性症狀的出現而急劇下降,或者是隨著病程延長而逐步衰退,初步認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認知缺陷更明顯。

  治療精神分裂的方法

  1、急性期治療

  急性治療,從小劑量的藥物開始,逐漸加大劑量至有效治療量,一般來說在用藥治療的頭2周內達到有效劑量,要達到控制症狀的效果,一般需要6~8周。本期的治療目標是盡力減輕和緩解急性症狀,重建和恢復病人的社會功能。

  2、穩定期治療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即維持治療,藥物維持治療的目的為預防復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或減少副作用。

  3、恢復期治療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也稱為鞏固治療,本期繼續急性期治療的有效劑量,鞏固治療一般要3~6月。恢復期精神病治療的目的是減少對病人的應激,降低復發可能性和增強病人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預防精神分裂症復發的辦法

  1.堅持維持量服藥治療

  臨床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復發與自行停藥有關。堅持維持量服藥的病人複發率為40%。而沒堅持維持量服藥者複發率高達80%。因此,病人和家屬要高度重視維持治療。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原因2、堅持定期門診複查:一定要堅持定期到門診複查,使醫生連續地、動態地瞭解病情,使病人經常處於精神科醫生的醫療監護之下,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量。通過複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時得到諮詢和心理治療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藥物治療中的各種困惑,這對預防精神分裂症的復發也起著重要作用。

  2.開展社群精神病防治工作

  必須在社會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在基層醫療保健組織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識。建立社群精神病防治機構以來,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率有較明顯的下降。

  3.減少誘發因素

  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對待應激事件的方法,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指導病人充實生活,使病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環境中生活。

  4.及時發現復發的先兆

  精神分裂症的復發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都能防止復發,常見的復發先兆為:病人無原因出現睡眠不好、懶散、不願起床、發呆發愣、情緒不穩、無故發脾氣、煩躁易怒、胡思亂想、說話離譜,或病中的想法又露頭等。這時就應該及時就醫,調整治療病情波動時的及時處理可免於疾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