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表現與原因

  精神分裂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表現有哪些呢?精神分裂症有什麼病因?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精神分裂症的內容吧。

  精神分裂症的表現

  1、偏執型

  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見的一種型別,以幻覺、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

  2、青春

  在青少年時期發病,以顯著的思維、情感及行為障礙為主要表現,典型的表現是思維散漫、思維破裂,情感、行為反應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覺、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如食慾、性慾增強等。該型患者首發年齡低,起病急,社會功能受損明顯,一般預後不佳。

  3、緊張型

  以緊張綜合徵為主要表現,患者可以表現為緊張性木僵、蠟樣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衝動行為。一般該型患者起病較急,部分患者緩解迅速。

  4、單純

  該型主要在青春期發病,主要表現為陰性症狀,如孤僻退縮、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該型治療效果欠佳,患者社會功能衰退明顯,預後差。

  5、未分化型

  該型具有上述某種型別的部分特點,或是具有上述各型的一些特點,但是難以歸入上述任何一型。

  6、殘留型

  該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後的階段,主要表現為性格的改變或社會功能的衰退。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對疾病的發生有誘發作用。有的學者認為,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觸發具備精神分裂症患病傾向者的症狀,並使其出現得更為明顯。精神刺激是最為常見的精神分裂症的病根。

  2.生理原因

  伴隨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原因與人體的生理因素有關。其中多巴胺假說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說,抗精神病藥物通過作用多巴胺***DA***神經遞質,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狀,正好支援這一假說。

  3.遺傳因素

  臨床實踐研究表明,遺傳因素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關係重大。家系調查及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研究表明,患者親屬中的本症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且與患者血緣越近者,患病的機率越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為最高,而且發病年齡越小,遺傳因素作用就越明顯。

  4.環境因素

  目前的研究結果認為,環境因素對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響。多數患者是在精神刺激的影響下誘發起病,如父母責罵或受驚,工作壓力大、遭領導批評以及與親人爭吵等。

  精神分裂症的判斷方法

  1.類神經衰弱狀態

  頭痛、失眠、多夢易醒、做事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遺精、月經紊亂、倦怠乏力,雖有諸多不適,但無痛苦體驗,且又不主動就醫。

  2.行為動作異常

  一反往日熱情樂觀的神情為沉默不語,動作遲疑,面無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視,獨處不愛交往,或對空叫罵,喃喃自語,或做些莫明其妙的動作,令人費解。

  3.性格改變

  一向溫和沉靜的人,突然變得蠻不講理,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發脾氣,或疑心重重,認為周圍的人都跟他過不去,見到有人講話,就懷疑在議論自己,甚至別人咳嗽也疑為是針對自己。

  4.意志減退

  一反原來積極、熱情、好學上進的狀態,變得工作馬虎,不負責任,甚至曠工,學習成績下降,不專心聽講,不原交作業,甚至逃學;或生活變得懶散,儀態不修,沒有進取心,得過且過,常日高三竿而擁被不起。

  5.情緒反常

  無故發笑,對親人和朋友變得淡漠,疏遠不理,即不關心別人,也不理會別人對他的關心,或無緣無故的緊張、焦慮、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