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小兒驚厥

  相信你的腦中有無數個疑問:小兒驚厥?這是什麼病症?得了小兒驚厥要怎樣去治療這種疾病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治療小兒驚厥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學習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兒驚厥簡介

  驚厥,也叫驚風、抽風,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性病症,特別是3歲以內的寶寶更為多見。這種病症是由於大腦的器質和功能異常所致。驚厥發作的典型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同時發生全身或區域性的強直性***僵直***或陣攣性***抽動***的面部及四肢肌肉的抽搐,多伴有雙眼上吊,凝視或斜視、口吐白沫、屏氣、面部青紫,部分患兒還出現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由數秒到數分鐘。抽搐停止後多進入睡眠狀態。小兒驚厥的發病率很高,約5~6%的寶寶曾有過一次或多次驚厥。驚厥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後遺症,而且也影響寶寶智力發育和健康。

  驚厥通常可以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感染性驚厥也稱為熱性驚厥,它是小兒時期較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的緊急症狀,在嬰幼兒更為多見,好發年齡為6個月~5歲,以9個月~20個月為高峰,其發病率約為2%~4%,在歐美為2%~5%。熱性驚厥大多由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其發作的典型臨床表現是:意識突然喪失,多伴有雙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面肌或四肢肌強直,痙攣或不停地抽動。發作時間可由數秒至幾分鐘,有時反覆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嚴重的熱性驚厥可遺留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非感染性驚厥也稱為無熱驚厥,它常見於代謝性疾病、營養障礙性疾病***如氨基酸代謝性疾病、苯丙酮尿症、低鈣、低鈉、高鈉、低鉀、低血糖、維生素B6依賴症***;各種中毒性腦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先天畸形、外傷等***、癔病、癲癇等。此類疾病通常不發熱,但有時因驚厥時間較長,也可以引起體溫升高。此時發熱為驚厥的後果而不是原因,一般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尋找疾病的原發灶和病因後,熱性驚厥和無熱驚厥不難鑑別。

  小兒驚厥的型別

  媽媽們理解了小兒驚厥的病理和病因後,可以從寶寶的驚厥表現來分辨驚厥的型別,從而做出正確的處理。臨床上根據小兒病因病理,一般將小兒驚厥分為四種類型:

  1、侷限陣攣型--以同側單或雙肢體侷限性陣攣性抽動為特徵,但無定位意義,多不伴意識喪失。多見於早產兒。

  2、多灶性陣攣型--以多個肢體振幅小、頻率l~3次/秒為特徵,可由一側肢體轉到另一側肢體,多伴有意識喪失。常見於顱內疾病或某些代謝異常等。

  3、輕微型--新生兒驚厥最常見的型別,表現為凝視、斜視、眨眼運動、吸吮、咀嚼樣口-頰-舌運動、單一肢體震顫、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樣運動、以及呼吸暫停發作等。

  4、強直型--為全身或四肢強直性痙攣***伸直或僵硬***。提示病情嚴重,有腦器質性病變,需與去大腦強直和角弓反張鑑別。去大腦強直表現為四肢和軀幹伸直,瞳孔散大、兩眼球向下移動,常為腦衰竭的終末體徵。角弓反張表現為背部持續後弓,見於膽紅素腦病、破傷風及某些氨基酸代謝紊亂。

  治療小兒驚厥的方法

  發現寶寶有小兒驚厥症狀,及時做出處理和治療是很重要的。下面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如果你的寶寶有小兒驚厥的症狀,可“對症下藥”。

  出現驚厥時,應立即將患兒平臥,解鬆領釦,頭偏向一側,使口腔分泌物易於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現窒息時,應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用纏有紗布的壓舌板放***腔內上、下齒之間***如沒有壓舌鬆,可用鋁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傷。保持環境安靜,減少對患兒的刺激,驚厥發作不可刺激患兒,不可將患兒抱起或高聲呼叫。

  患兒如有發生高熱,應給以物理或藥物降溫。如驚厥發作時間較長,無論有無紫紺,均應給以吸氧,以減輕腦缺氧。驚厥發作時,禁忌任何飲食,包括飲水。待驚厥停止、神志清醒後根據病情適當給以流質或半流質。必要時可用針刺入中、合谷等穴位。

  迅速送醫院就醫,並向醫生反映抽痙開始時間、抽痙次數、持續時間、抽搐部位、兩眼有否凝視或斜視、大小便有無失禁以及解痙後有無嗜睡現象等,以便診斷和處理。

  小貼士:及時退燒是防止高熱驚厥出現或反覆發生的制勝法寶。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媽媽就要及時為寶寶採取降溫措施,尤其是曾發生過高熱驚厥的寶寶。

  1.物理方法降溫:可以用20℃左右的涼水毛巾溼敷寶寶的頭部。此外,買些冰墊放在冰箱最冷的地方,一發熱就敷在頭上或其他大動脈的地方,如脖子下、大腿根等地方。同時,高熱不退時還可以洗溫水澡,全身用溫水擦拭,促進外周血管擴張,利於熱量散出。

  2.藥物退熱:家中應常備寶寶退熱藥,如美林、泰諾等。當物理降溫法沒有效果時,要及時用藥物降溫,也可以二者同時進行。另外,服藥後還應多喝溫水,以利出汗排熱。如果在家中不能退熱,要及時去醫院。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