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草的養殖方法和條件

  豬籠草屬於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舊大陸熱帶地區,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而得名。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豬籠草的養殖方法及條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豬籠草的養殖方法

  1、土壤:土壤以疏鬆、肥沃和透氣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樹皮屑的混合基質。

  2、澆水:豬籠草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豬籠草在高溼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髮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每天需4~5次。如果溫度變化大,過於乾燥,都會影響葉籠的形成。

  3、陽光:豬籠草為附生性植物,常生長在大樹林下或岩石的北邊,自然條件屬半陰。夏季強光直射下,必須遮蔭,否則葉片易灼傷,直接影響葉籠的發育。但長期在陰暗的條件下,葉籠形成慢而小,籠面彩色暗淡。

  4、溫度:豬籠草的生長適溫為25~30℃,3~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不低於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葉片邊緣遭受凍害。

  5、施肥:豬籠草並不需要特別去施肥,因為豬籠草通常能自行撲食昆蟲轉化養分,如果豬籠草有蟲吃,就不用再施肥了。

  6、蟲害:豬籠草常有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葉斑病用5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介殼蟲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7、修剪:豬籠草的籠子是一種變態葉,因此它像其他植物的葉子一樣也會衰老枯死。一般來說,適宜條件下每個籠子可以存活若干個月。當它已經枯萎時,可以將它剪去,使得整株看起來更漂亮,但這純粹是為了好看,而與植株的健康無關。

  豬籠草的養殖條件

  1、培養土必須疏鬆透氣,可以用水苔、泥炭土、腐葉土、椰糠等富含腐殖質的疏鬆性土壤。豬籠草怕旱又忌澇,盆土應當時常保持潮潤。豬籠草宜用吊盆養護,便於澆水和噴霧,利於盆土透氣。

  2、豬籠草喜歡較酸性的栽培土壤,要求土壤的PH值在4~4.5之間,超過這個範圍它都不適應。因此不能用自來水直接膠管,應當將水靜置一段時間後再用來澆灌,不然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3、豬籠草是熱帶雨林中生長的植物,要求空氣的相對溼度在75~85%之間,否則植株會變得越來越小。如果條件不具備時,一定要噴水,每天可噴5~6次。氣候乾燥時還需多噴幾次。

  4、冬季一定要做好防寒加溫工作,室內溫度必須穩定在18℃以上方可安全過冬。

  豬籠草學名來由

  豬籠草屬的學名首次見於1737年卡羅勒斯·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著作《克利福特園***hortus cliffortianus***》中。它來自了荷馬的《奧德賽***Odyssey***》中的一段話。其中,埃及女王給了海倫一瓶名為“Nepenthes pharmakon”的藥水。而“Nepenthe”的意思為“沒有悲傷”***“Ne”表示沒有,“penthos”表示悲傷***,在希臘神話中,“Nepenthe”是一種可以讓人遺忘所有悲傷的藥物。林奈說到:

  “如果這不是海倫的‘忘悲水’,那它將是所有植物學家的。若在長途跋涉後發現這種美妙的植物,定會為之嘆服,所有的不快都會忘記,並感嘆大自然怎麼會如此的神奇。***翻譯自哈里·維奇***Harry Veitch***的拉丁文著作***”

  林奈描述的豬籠草是來自斯里蘭卡的滴液豬籠草***N. distillatoria***。在1753年,在林奈的《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 中正式的公佈了對豬籠草屬的命名。從那時起“Nepenthes”便成為了豬籠草屬的正式名稱。滴液豬籠草***N. distillatoria***也作為了豬籠草屬的模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