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佛珠的葉子近乎球形,真的是非常的可愛,深受大家喜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佛珠的養殖方法

  1.陽光

  佛珠養較喜半陰,在散光處就好,切記夏季不要暴晒!但是如果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比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也不宜陽光直射,暴晒會灼傷珠體。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佛珠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溼度。

  2.澆水

  佛珠澆水的原則是見幹見溼,寧幹勿溼。佛珠喜歡水,生長季節每3-4天澆一次水,溫度偏高或者偏低的時候,4-6天澆次水。給水之後要及時通風,避免不通風滋生大量細菌而造成爛根。夏天高溫的時候,水量控制不住,一般斷水為宜。另外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

  3.土壤

  土要選擇透氣性好的土,不要為了省錢去挖小區樓下的土,最早養花我幹過這事,最後什麼也養不好,土板結的要命,尤其是幹了以後...土裡面有蚯蚓,還有叫不上名的噁心的蠕蟲...

  4.溫度

  佛珠比較喜歡半陰溫暖溼潤的環境,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可適當斷水。水多易爛根。

  5.施肥

  佛珠在生長旺盛的春秋季'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大家的淘米水也行,但要經過稀釋發酵的。不用特地的買肥料,夏天要停止施肥。

  6.選盆

  有人說佛珠根系不發達,其實是錯誤的,佛珠根系很發達,不要用淺盆栽植,這樣珠子會越長越小,盆淺感覺水分不夠,根系無法吸足水分,導致枝條上的珠子會越長越小.

  7.扦插

  枝條扦插成功率參半,很容易感染最後沒等到根長出來,珠子就爛掉了,扦插前一定要把傷口晾乾在扦插。建議大家平鋪在蛭石上,讓氣生根往下發根。

  8.換盆

  關於換盆,大家可以帶著原土整盆拔出,直接添新土種好就可以了,如果把原土全部抖掉的話,植物需要服盆很久,

  9.病蟲害

  佛珠很少有病蟲害,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蟎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蟎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溼度,可減少感染蟎蟲。

  佛珠養殖的注意事項

  1、由於葉肉質,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澆水應寧幹勿溼,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晒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2、植株根系很淺,可淺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墊底孔,並鋪上一層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氣和濾水性,土壤最好用腐葉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約為1:3左右。

  3、性喜溫暖溼潤,較耐寒,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這也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

  4、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佛珠的介紹

  綠之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多肉植物,但要與與之非常相似的大弦月城區分,綠之鈴葉子圓潤飽滿如佛珠,上面有一條紋,大弦月城頭尖,有多條紋。

  又因各地叫法不一樣,常見名稱以“珍珠吊蘭、佛珠、情人淚”三個為主。

  珍珠吊蘭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飽滿翠綠的橢圓形小葉子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淚、佛珠吊蘭、翡翠珠、綠之鈴、綠鈴,和吊蘭等植物一樣,枝條都會向下長,形成眾多的垂蔓,如同珠子。

  每年10月份左右會開白色或褐色的小花,花蕾是紅色的細條。

  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故吊蘭又 有“綠色淨化器”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