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草有什麼功效

  牛耳草是旋蒴苣苔,葉基生,廣橢圓形至近圓形,而牛耳草就是我們常說的野草的一種,它多生產在山石壁上,還被稱為是“鐵鷂子”、“還魂草”等,那麼牛耳草的功效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牛耳草簡介

  牛耳草是旋蒴苣苔,葉基生,廣橢圓形至近圓形,長3~5釐米,寬2.5~4釐米,先端鈍,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規則鈍圓齒,上面綠色,被綠色長茸毛,下面色淺,被棕色毛茸,葉脈凸出。花莖長約10釐米,被棕色毛茸,小花數朵,聚傘狀排列;花柄長約8毫米,密被毛茸;萼片5,基部聯合,裂片披針形,被毛,長約2毫米;花冠2脣形,裂片5,淡紅色,長7~10毫米;發育雄蕊2;子房無柄,線形,2心皮組成,柱頭小。蒴果胞背開裂,裂片扭捩,花期在春夏間。

  牛耳草的功效

  牛耳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一

  在《全國中草藥彙編》裡面,牛耳草可以入肺經,能夠主治散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化痰止咳、抗菌祛痰等功效,多用在用於創傷出血、跌打損傷、腸炎、中耳炎、咳嗽、痰多、吐血、便血、聤耳等症狀裡。而牛耳草的用法有內服和外用兩種,在作為草藥使用時通常是整株全草入藥,其採摘時間是全年都行,也有說春夏季可採的。

  牛耳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二

  牛耳草在《滇南本草》裡被稱為石膽草,通常用來搗爛敷瘡。在《植物名實圖考》裡被稱為翻魂草,主治跌打損傷,通常用新鮮的牛耳草搗爛敷在患處,或者是將幹牛耳草研磨成粉撒在患處即可。還可以用水煎牛耳草來治療咳嗽痰多症狀。在《全展選編·傳染病》裡,牛耳草被稱為蝴蝶草,可治腸炎,是將牛耳草洗淨後,加水500毫升,煮沸5~10分鐘,放溫洗腳。其中,小兒五至十株,成人每次是用10到15株,每日一次,連洗二至三天***此藥液用後可再加溫再洗,洗後無副作用***。牛耳草還可治療中耳炎,就是將新鮮的牛耳草搗爛,取出汁液滴在耳朵內。牛耳草的用法還可以研粉沖服,每次3g,或浸酒飲。

  牛耳草的形態特徵

  貓耳朵又名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高7-14cm。葉均基生,呈蓮座狀;葉無柄;葉片厚,近革質;圓卵形、卵形或近圓形,長2-7cm,寬1.5-7.5cm,先端鈍圓形,基部略狹成楔形,邊緣具齒或波狀,上面被貼伏的白色長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絨毛,脈上尤密。花葶1-2,高7-14cm,密被短伏毛;聚傘花序有2-10花;花序梗長10-18cm,被短柔毛和腺狀柔毛;苞片2,卵形,長約11mm;花萼鍾狀,5深裂,裂片三角形,近相等;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鍾狀筒形,長1-1.5cm,外面疏被短毛,簷部二脣形,上脣2裂,裂片長圓形,下脣3裂,寬卵形或卵形;雄蕊2,內藏,花絲扁平,花葯連著,退化雄蕊3,極小;子房卵狀長圓形,被短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頭頭狀。蒴果長圓形,長3-4cm,外面被短柔毛,螺旋狀捲曲。種子卵圓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牛耳草的相關資訊

  別名

  翻魂草、鐵鷂子、石花子、八寶茶、貓爪七、菜蝴蝶、貓耳草、牛舌頭、小號病毒草、四瓣草、地虎皮、地膏藥、還魂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散瘀止血,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主治

  用於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聤耳,咳嗽痰多。

  相關配伍

  治中耳炎耳痛:鮮牛耳草適量,搗汁,滴耳。***《山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粉沖服,每次3g;或浸酒飲。外用:適量,研粉撒;或鮮品搗敷。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晒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稍潤,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320cm的山坡、山谷及山溝邊、林下岩石上。分佈於河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飲片性狀

  為花葶、花序梗、葉混合段。葉片厚,近革質,先端鈍圓形,基部略狹成楔形,邊緣具齒或波狀,上面被貼伏白色長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絨毛。花序梗被短柔毛和腺狀柔毛。花葶密被短伏毛。

  藥理作用

  祛痰、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1、《陝西中草藥》:“味澀、苦,性平。”

  2、《山西中草藥》:“甘。”

  3、《陝西中草藥》:“止血,消炎,強筋壯骨。主治胃腸道出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中耳炎,勞傷,筋骨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