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點評小學體育課

  一堂好的體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如何去提高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呢?今天就點評小學體育課這個問題小編談談幾點看法。

  一、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

  根據課的內容,確立本節課的指導思想制定好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不大不小,學生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太低,學生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那麼就激發不了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制定太高,學生經過努力也達不到目標,那麼就會打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要有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並且要確切,要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相結合,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體育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進行引導,如何去組織學生練習,如何去正確的評價學生,是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主要過程。

  1、準備活動要充分,要有針對性,要為課的內容打好基礎,最好在配樂的形式下進行練習,內容要以遊戲化與韻律舞蹈相結合,準備活動不但要做好學生的生理準備,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練習難度和要求要適度,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教學方法、練習形式和教學手段要變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教學內容要遊戲化,或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一節課的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學生的活動就是在教師的導演下進行練習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精講,隊行調動要少,學生在課堂上要多想多練。

  3、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放的開,收的回,要收縮有餘,有些課教師雖然放開了,但放的不夠大,學生的練習也是在教師的思維下進行活動,根本體現不了學生的自主,有些課教師放開了,學生練習氣氛也活躍了,但教師又很難收回。課前教師要設定好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帶著目的去進行練習,在練習當中通過學生的實踐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自主性練習。

  探究與合作要運用恰當,有些時候教師為了達到合作這一環節,就提示學生進行合作練習,其實在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己完成任務的就不必要進行合作,當學生自己完不成的,就一定要進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種形式,而要真正為教學服務,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

  4、過去的教學方式,統一要求、一刀切,好的同學吃不飽,差的同學吃不了,嚴重打擊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在練習當中必然會存在差異,教師如何去面對這種差異,如何去解決這種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深入的瞭解,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投準練習當中,有的學生投的比較遠,可以擊中目標,這樣的學生可以向後退幾步,有些學生投不到,可以向前走幾步。這樣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就是教師改變練習方法與要求,注重學生差異,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師生互動。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5、體育課以學生的身體練習為主,是通過學生的身體活動,發展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課改初期,一節課花樣百出,課堂氣氛活躍,無運動量,無運動技術,學生只是積極的在參加體育活動,這樣的體育課怎麼能稱的上是體育課呢?一節體育課要有學生的身體練習,要有一定的運動量,要有一定的密度,學生的心率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學生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過去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淡化運動技能教學,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興趣是手段,技能是目的,課改不但不淡化技能,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並且學生要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這就是社會適應。

  6、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對技術技能掌握情況及時做出的相應的語言指導和激勵,是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和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認定,傳統的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單純地進行評價,只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課程改革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方法與要求,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學習態度、情誼表現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習評價要通過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發展評價與激勵評價相結合和教師評價。教師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進行評價,不能誇大,也不能脫離實際情況或憑空誇大。

  三、體育活動後的放鬆活動

  放鬆活動要有針對性,主動放鬆與心理調節相結合確實對學生的身體放鬆起到積極作用,而不是一種形式。放鬆活動做得好,對學生的身體有益,否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