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的徵文優秀作文

  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長的難題,也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重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教育孩子的徵文,供大家參考!

  如何教育孩子的徵文篇1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的教養態度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父親比做一棵大樹,母親則是一片綠草地。母親更多地提供給孩子溫情、舒適感;而父親則提供力量、支援和依靠,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確立上,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所不能替代的。

  有很多做父親的這樣認為:男人整天在外面跑東跑西,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親的事情。這些藉口推卸了教育責任,因而父親與孩子在一塊的時間遠遠少於母親,漸漸就不瞭解孩子。應該說,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一個都不能少,誰也代替不了誰。男性和女性的氣質特點是互補的,都有優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比如,男性的冒險、智慧、大度、堅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的穩重、溫柔、服從、忍耐、易焦慮。孩子可以在與父母接觸當中兼收幷蓄,揚長避短,既勇於冒險又不失穩重,既堅定、大度又能以忍耐、服從的態度和別人相處。有些國家十分盛行父親“陪產假”,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在出世時就享受到父親的照料和養護。父親能為男孩子樹立一個母親之外的大人的形象,從而讓孩子感受父子關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僅有母親的養育是不夠的,父親的參與影響孩子的交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尤其對女孩具有更大的效果。

  父愛決非母愛所能代替,父親較多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諸如獨立性、進取心、自信心等影響兒童,他們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於堅持,以及不懼困難等特徵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與學習,這與孩子在母親的性別特徵中得到的諸如關心、同情心、溫和、善良等品質的潛移默化結合起來,共同作用,將有助於形成孩子較為完善的性格特徵。

  因此,在家庭裡應提倡加大父親與孩子交往的力度,父親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從嬰兒早期父親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為孩子的體能、智力、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如何教育孩子的徵文篇2

  最近經常有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他們叛逆期的一個個出現,你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越來越多你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其實,我們小時候不是也是如此嗎?這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的階段,只不過它還因為遺傳、教育、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有所不同罷了。那麼,面對孩子的成長您都是怎麼對待的呢?是否沉下心來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是否為了孩子的真正健康而努力?當然,前提是這個努力必須是與孩子一起的,否則,你最多隻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給爸爸媽媽們轉載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讓我們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共同努力吧!

  有位父母天天衝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當大隊長,你才當小隊長,人家比賽得第一名,你才得第10名,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

  兒子生氣了,也衝父親喊:“爸,你瞧人家李叔叔當局長,你怎麼才當小科長?人家張叔叔每月掙5千,你怎麼才掙2千?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個‘大螢幕’,咱家怎麼才是21寸的電視?我怎麼有你這麼個爸爸?”爸爸一聽急眼了:“小子,別跟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兒子說:“那您怎麼老拿我和別人比呀?”爸爸啞口無言,聰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仔細想想,生活中不就是這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用不著和別人家比!他家有什麼和你家沒關係,中國老百姓都懂得這點,所以大家心平氣和地享受著各自的生活。對孩子也是同樣!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不同”的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孩子接受教育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不必總讓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競爭,應該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你真棒!”這句話,正是開啟孩子心靈寶藏的一把金鑰匙。你生下來就是最棒的,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把你“棒”的地方奉獻給這個社會,讓世界因為有了你而更美麗!你沒有理由瞧不起自己,即使大家都瞧不起你,你也要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個性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渴望聽到喝彩!美國有一個家庭,母親是俄羅斯人,她不懂英語,根本看不懂兒子的作業,可是每次兒子把作業拿回來讓她看,她都說:“棒極了!”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客廳的牆壁上。客人來了,她總要很自豪地玄耀:“瞧,我兒子寫得多棒!”其實兒子寫得並不好,可客人見主人這麼說,便連連點頭附合:“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兒子受到鼓勵,心想:“我明天還要比今天寫得更好!”於是,他的作業一天比一天寫得好,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提高,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優秀學生,成長為一個傑出人物。所以,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恆心及愛心,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只要滿足就好。

  如何教育孩子的徵文篇3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今天你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習慣會來養你;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最多隻能擁有一份工作,而如果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他擁有的是一個系統、一個模式。工作只能親力親為,而模式則能自動工作。中國家庭教育網L,XB***h| a6|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每個家長都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我的心得是:要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生活由一點一滴的小事組成,那就從點滴小事做起,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

  1、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求女兒每天晚上8:30前必須睡覺,早上7:00前起床,從而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個習慣女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勤換衣,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

  3、養成有計劃花錢的習慣。女兒每週可得零花錢10元,但必須在專用記帳本上記錄收支情況,比如每次花錢必須記錄清楚用途,金額,結餘額。

  4、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的孩子偏食現象非常嚴重,女兒也不例外,通過不斷強化教育,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日三餐按時按量進餐,儘量不挑食,控制零食,不買不吃路邊攤上的三無食品,少吃垃圾食品。

  5、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買醬油等。最近正在教女兒洗衣,洗碗,從洗襪子短褲開始學習。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成績是一時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終身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的取得則是水到渠成的。

  通過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反覆,以及與女兒的不斷溝通,從去年開始與女兒達成一致意見,制定出每週的學習計劃,計劃實施的前階段,女兒會經常忘記,而我經常督促,這個學習計劃,女兒一直堅持到現在,並已基本形成女兒每天放學回家首先必做之事,形成了習慣。

  這個學習計劃是:

  1、每天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練習1——2頁鋼筆字;聽讀英語20分鐘;寫日記一篇。

  2、週六下午:練習毛筆字2——3張;練習素描一幅。

  每週根據完成情況,給予獎勵或懲罰,完成好獎勵一本書,完成不好則扣零花錢5元。

  正是因為逐步養成的學習習慣,五一帶女兒遊景點,女兒帶著紙和筆,將沿途景點一一記錄,為她完成長假日記提供良好素材。

  在學校老師、我們家長及女兒的共同努力下,女兒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習慣將會伴她一生,讓她受益匪淺。但女兒還有很多不好的習慣,需女兒去改變,家長去幫助,老師去指導。習慣成自然,改變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只想讓女兒知道並記住:

  每天改變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象徵;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完善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