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疾病的家庭看護

  過敏性疾病是18歲以下兒童常見疾病。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受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及其他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肺炎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鼻脣區發紺***紅黑色***、鼻翼扇動、胸痛***尤其作深呼吸時更痛***,一般伴有39℃以上的高燒,咳嗽及咽部痰聲、食慾不振等症狀。有的還可能腹瀉或嘔吐,嚴重的還會煩燥不安,面色灰白。

  兒童患了肺炎,家長應作以下工作:

  1、定時給出兒童測量體溫,注意兒童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對兒童採取降溫措施。

  2、多給兒童飲水,保證兒童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兒童發生脫水現象。給兒童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3、讓兒童好好休息,用枕頭或衣物將兒童的上身墊高,以幫助兒童緩解呼吸困難。

  5、注意保暖和室內空氣的流通。開啟門窗讓新鮮空氣進來,但是不能讓兒童直接吹風。

  6、平時要讓兒童經常晒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兒童的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它也是一種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急性傳染性疾病,多發生在冬末春初氣候變化劇烈的季節。兒童如果患了流感,其許多症狀和上感相像: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甚至嘔吐。但兒童患流感起病較急,兒童的體溫一般會高於38℃,出現畏寒發顫,頭痛甚至出現全身疼痛等症狀。

  作為家長,如果兒童患了流感,可以做以下工作:

  1、要注意兒童體溫的變化,一般每3-4小時要給兒童測一次體溫。給兒童服用退燒藥,並要兒童多喝水,注意休息,這樣有利於退燒。

  2、注意房間的衛生和保暖,並對房間進行了簡易消毒,在100m?空間,用2-4ml乳酸溶於10倍水中,加熱蒸發消毒空氣。

  3、注意通風換氣,保持溼度55%為宜。

  4、患兒擦鼻涕用過的紙巾要及時處理掉;用過的毛巾要用沸水消毒。

  5、在兒童康復以前不要讓兒童上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其他兒童。

  對於以下情況者,必須去醫院就醫:

  1、兒童還患有糠尿病或哮喘。

  2、兒童高燒,或兒童的體溫在36小時內還降不下來。

  3、兒童在出現流感症狀後,又出現了皮疹,那就很可能是患了麻疹。

  4、兒童咳嗽很厲害,那就很可能有肺部感染。

  5、兒童流出的鼻涕很濃,又是黃色,那就很可能患了鼻竇炎。

  6、兒童感到耳內疼痛,那就很可能是患了中耳炎。

  7、兒童出現了嘔吐。

  小兒疳症的家庭預防

  因為疳症主要是餵養不當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減少疳症的發生主要靠家庭預防,年輕父母應做到以下4點

  1.定期健康檢測 定期檢查孩子各項生長髮育指標,如身高、體重、乳牙數目等,早期發現小兒在生長髮育上的偏離,儘早加以矯治。

  2.合理餵養 提倡母乳餵養,尤其對早產和低體重兒更為必要。不能母乳餵養要儘量採用牛奶及乳製品,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熱能和優質蛋白質及脂肪。不應單獨依靠澱粉類為主食,因為它們缺乏優質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按時新增輔食,保證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熱能。

  兒童對益生菌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益生菌為給予一定數量、能夠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早期認為其作用主要是調節腸道菌群的構成,近年研究發現,益生菌可調控DC、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和Treg的功能。益生菌可黏附在腸上皮細胞表面並被派氏淋巴結捕獲,進而直接調控DC的增殖和活化。益生菌可刺激mDC產生TNF-α和IL-6,促進機體免疫反應向Thl型轉化,成熟DC還可通過分泌IL-12和IL-15誘導NK細胞活化、增殖和細胞毒作用。益生菌還可通過誘導Th1、Th3和Tr1型別的細胞因子起到減緩過敏反應的作用。孕婦和哺乳母親服用乳酸桿菌,可以增加母乳中Trl型別細胞因子和TGF-β的含量。此外,益生菌能夠通過增加上皮緊密連線蛋白,抑制上皮細胞凋亡,增加黏蛋白和sIgA的產生,促進抗生物肽的產生,與病原體競爭黏附等作用,維持腸道黏膜屏障功能。

  最近挪威一項包含40614例樣本的大規模佇列研究表明,母親孕期服用含益生菌乳製品的兒童,其3歲時過敏性溼疹、結膜炎的發病率較對照組降低,但哮喘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然而,與此結果不同的是,至少有17項研究認為,益生菌對過敏性疾病的初級預防效果不確定,關於使用益生菌的劑量、最適給藥時間、用藥療程等尚有很多疑問。

  世界變態反應組織認為,益生菌在治療或預防過敏性疾病方面尚無明確作用,沒有一種或一類益生菌已被證實對過敏性疾病的防治有效,尚需進一步流行病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基因組學和臨床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