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夏季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炎炎夏日,重要的是修身養性,做好身體各方面的調理工作,下面是的女性夏季養生注意事項,歡迎閱讀。

  女性夏季養生注意事項

  不宜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溼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裡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晒,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溼熱,使人易患面板病、風溼和關節炎等。

  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裡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於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減退。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減退,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並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電風扇不宜吹得過久

  電扇吹得過久會破壞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痛、頭昏、腿痠手軟、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盛夏之夜開著電扇入睡,更容易受涼。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更應注意。

  空調不宜開得太大

  空調能給人帶來舒適的環境。但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人對室內外溫度變化難以適應,容易“感冒”。而且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會使室內空氣混濁,致使各種病原微生物孳生。若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調溫差不易太大,最好在5-8度之間,最大不能超過10度。

  不宜“快速冷”

  炎夏,人們外出歸來為儘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衝冷水浴來“快速冷”。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竣工大量的熱量,如此“快速冷”,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熱量不能散發出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燒,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時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就會“乘涼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或待汗散落幹之後再衝洗。

  渴極不宜急飲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水,會加碼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減退,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竣工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加碼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而且過多攝入糖分會加碼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飲料,最好還是喝白開水,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更應少喝飲料多飲水。

  不宜戴過深或過淺的太陽鏡

  太陽鏡能避免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但如果鏡片顏色過深,會因視物不清而影響視力;如果鏡片顏色過淺,紫外線仍可透過鏡片損傷眼睛。因此,夏季選擇太陽鏡應允許15%-30%之間的可見光線穿過灰色或綠色的鏡片,不但可抵禦紫外線,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

  原則

  慎起居莫隨意。夏季應堅持“晚睡早起中午休”。夏陽升得早,空氣新鮮,起床後到室外活動利於健身;中午氣溫高,適當午睡可補充夜眠不足。居室要經常通風、灑水,亦可輔以檯扇、吊扇及空調器以調節溫度,使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過30℃,溼度在60%上下。室內宜用日光燈,不用白熾燈照明。窗戶宜懸掛淡綠色或淺藍色窗簾,以增添陰涼幽靜的感覺。有人測定,樹木遮陽的牆壁表面,溫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的陽臺要低5℃左右,因此搞好住所綠化,其室內便會清新涼爽。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人體易受風寒溼邪侵襲,故夏季不宜露宿,不能以地面、陽臺為床,不能對扇、當窗而眠。

  調飲食少膏粱。夏季飲食以清淡、新鮮、易消化為主,如蔬果、蛋類、豆製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烹調應注重色、香、味,以增進食慾。要多喝白開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泉水;亦可自己製作一些清涼食品,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以及赤豆糕、酸梅湯、菊花茶等;還可以吃一些新鮮涼拌菜,加些醋、蒜泥、薑末等調味品,既能解暑祛溼、健脾益腎,又能抑菌殺菌、預防腸道病。

  重養神莫躁狂。有研究指出,有10%的人夏季會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為異常,表現出情感障礙。古人說:“調息靜心,尤如兆雪在心。”因此,入夏後,首先要思緒平靜、心氣和暢、情志愉悅,不可以熱為熱、急躁激動,“心靜自然涼”。在高溫天氣盡量少講話,不做激烈體力活動和緊張的腦力思考,少在烈日下長時間地勞作和行走。《醫書》指出:“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

  誤區

  1、穿得越少越涼快

  從生理角度分析,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面板蒸發,而且還靠面板輻射等。據測定,在氣溫達到35℃時,體溫主要靠面板蒸發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面板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所以,如果這時赤膊,就容易吸收熱量,非但不涼快,反而會感到更加悶熱。

  2、開門窗通風涼快

  在夏季酷熱的日子,室外氣溫很高,有時連外面的風都是熱的,這時開啟門窗會使室內外的溫度一樣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氣溫很高,應在氣溫最高的14時前關上門窗,使室內氣溫保持較低的水平,到傍晚時再開啟門窗,房間裡會顯得涼快些。

  3、喝冰吃冰品消火

  冰水解不了身體的渴,因為身體為了讓體內維持一定溫度,會釋放更多熱能來平衡因喝冰水而降低的體溫,所以喝冰水只會產生短暫的口齒涼快感及部分的心理作用,其實並不能真正地消暑。所以冰品不能太常吃,否則會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熱能。夏天若要補充水分,應喝溫涼水,比體溫低但不感覺到冰的水,溫度大約是10到20℃。

  4、伏案午睡精神更好

  伏案午睡是一種壞習慣,一般人在午睡後有暫時性的視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而造成的。每天都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長期下來會有損視力。

  5、用冷水洗澡能降溫

  大汗淋漓時用冷水洗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導致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滯留體內,從而易引起各種疾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洗溫水浴,因為洗溫水浴散熱更快,而且浴後會讓人感覺通體清爽。

  6、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出汗多了不好,因為大量出汗會丟失許多有用物質,導致機體缺鉀、鈉。汗液中還含有鋅、銅、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出汗過多會導致脫水體虛。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對動脈硬化者有誘發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險。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較多時,要隨時補充水分和鹽分。

  7、太陽鏡深顏色護眼

  鏡片顏色過深,不但不能保護眼睛,反而會因為嚴重影響能見度,導致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選擇太陽鏡時,一般以深灰色為佳,不但可抵禦紫外線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深褐色和黑色次之,藍色和紫色最差,因為這兩種鏡片會透過更多的紫外線。黃色、橙色和淺紅色的儘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