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跑後腳掌痛怎麼處理

  馬拉松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專案,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那麼,馬拉松跑後腳掌痛怎麼辦?跑馬拉松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馬拉松跑後腳掌痛怎麼辦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馬拉松跑後腳掌痛怎麼辦

  1、馬拉松跑後腳掌痛怎麼辦

  很多人進行跑步後都出現了跑步後甚至是馬拉松跑完後腳掌疼的情況,這主要在於我們平常運動不多,一旦長時間地進行運動就可能會使我們的腳步出現不適應的症狀,在跑步之前我們應該進行相應的熱身運動,可以有效的減少出現馬拉松後腳掌疼的機率。

  2、馬拉松後腳掌疼的治療方法

  2.1、是筋健拉傷或肌腱拉裂!可以用熱水敷過後用紅花油或其它藥搓,搓到腳發熱,每天兩三次。 軟組織損傷***扭傷、拉傷、挫傷***: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區域性給藥,使藥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接骨續筋,達到治療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條件的理 107 首選。

  2.2、可以服用骨仙片、洛索洛芬膠囊,並且多休息,對患處可以進行熱敷,如果治療效果不好,應該拍一個光片,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理治療措施。祝您早日康復。

  3、跑馬拉松前的準備

  跑馬拉松前要做一些準備活動,使身體各系統機能較迅速進入興奮狀態。一般可做以下幾節準備活動***如果你懶得做可以這樣替代:剛開始跑兩百米時用慢速跑,然後逐漸提速。***

  3.1、站立,兩手叉腰,交替活動踝關節;

  3.2、半蹲,兩手扶膝活動膝關節;

  3.3、兩腿交替高抬腿,活動髖關節;

  3.4、兩手叉腰旋腰,活動腰部;

  3.5、一手扶持,依次前後踢腿、活動髖、膝關節;

  3.6、前後弓箭步壓腿;左右壓腿,牽扯腿部韌帶;

  3.7、上體前後屈以及上肢的輕微活動等。

  跑馬拉松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初跑馬拉松時,要儘量選擇鬆軟的場地,不要在很堅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上坡跑時,利用前腳掌著地,上體稍前傾,步幅稍小些,加強後蹬;下坡時,上體稍後仰,腳跟先著地,然後過渡到全掌,並要隨時注意安全,不要隨慣性猛跑,以免發生危險。

  2、不要穿硬底鞋,儘量穿底子較軟較厚的鞋,最好穿膠鞋。如要在柏油馬路上跑,就必須選擇一雙墊有厚海綿墊的膠鞋作為"跑鞋"。

  3、跑馬拉松的姿勢要科學合理。腳著地時應避免腳跟先著地。應該用前腳掌著地,充分發揮腳弓的彈性,以利於作好緩衝動作,減小著地時的阻力。腿的後蹬要舒展,腳落地時要利用好緩衝力量,不要太猛。這樣跑起來使人感到兩腳輕巧而富有彈性,還可以減輕腳的負擔,避免傷痛。

  4、跑馬拉松時,鞋帶不宜系得太緊,否則會有礙腳部的血液迴圈。經常用熱水泡腳,能減低下肢腳部肌肉的粘滯性,增強關節韌帶的彈性和伸展度,也可防止發生傷痛。

  馬拉松有哪些運動技術

  馬拉松跑的技術,大致和長跑技術相似。由於它的距離長,並且是在地形不一的公路上進行,因此,在技術上還有些特點。

  在跑時,上體微向前傾或正直。後蹬的力量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擺動比較低。從外形上看,蹬地後小腿向上擺的動作比長跑小些。腳的落地點離身體重心投影點較近,並且用全腳掌或腳的外側先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時應柔和而有彈性,腿應很好的彎屈、緩衝。兩臂的擺動要自然,幅度不要過大。

  在加速跑、終點衝刺和 上坡跑時,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的擺動,有利於跑速的提高。步長與步子的頻率應結合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身高、體重而確定,並根據途中地形的不同而進行調整,以保證用比較均勻的速度跑完全程。呼吸節奏要和跑速相適應,呼氣有適宜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