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路有什麼優點

  現如今,網路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就連無線網路也開始流行起來,那麼關於無線網路大家瞭解多少呢。比如,大家知道嗎。小編在這裡為大家詳細介紹。

  使用無線網路的必要性分析

  有線網路的四大尷尬

  傳統的有線乙太網絡,在實際應用中普遍採用10/100Mbps自適應網絡卡,通過網線連線,構成區域網。但是,在現實應用中,人們發現傳統的有線乙太網存在種種弊端,給使用者帶來諸多的不便:

  1.佈線不便

  在很多實際應用情況下,網路都是臨時性的。即便是考慮周到的設計師,也頂多在牆壁的角落設定幾個RJ45埠,而且數量有限,不可能滿足每個使用者的需求。更為棘手的是,一旦使用者過多,就根本無法滿足需求,而且長長的網線交織在一起令大家都尷尬不已。

  2.安裝繁瑣

  一般而言,我們都需要區域網不要做許多物理性的固定佈線,以免破壞建築結構和裝修,所以只能採用地毯壓蓋、膠條貼上、桌椅壓擠或跟從其它線纜佈線等方式,還需要根據場地現場對線纜進行加工,要事先準備線纜、接頭、網鉗和測線儀等,缺一不可。同時必須保證線纜完好,沒有斷線。毫無疑問,這些繁瑣的步驟已經讓我們頭昏腦脹。

  3.檢修升級不便

  從事網路維護工作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各種常規的應用自然難不倒經驗豐富的老手,然而當客戶要求將多年前鋪設的網路全面改造時,這時頓感工程浩大。出於美觀的考慮,大多數辦公室在鋪設網路時都採用暗線。然而可惜的是,國內裝潢還遠不如國外那樣專業,它們只是簡單地將網線埋入牆壁,而不是合理地使用RJ45延長頭。一旦要全面升級改造網路,這將是一項費時費力的浩大工程。

  4.管理複雜,靈活性欠佳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以及各種客觀因素,固定的網線常常會鬆動,從而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工作。鬆動的網線如不及時處理,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安全的因素。被踢的網線會導致網絡卡鬆動、介面損壞、膝上型電腦被拽落地和網線內部的線芯斷裂等,裝置損壞的可能性較大。

  無線區域網連線方式多樣

  在WIFI推出之後,很多人都認為這將與藍芽、HomeRF等技術形成衝突,進而導致無線網路技術市場的標準競爭,反而不利於發展與普及。然而,站在現今這個時期的門檻來看,WIFI已經在區域性競爭中脫穎而出,或者說業界已經將藍芽與WIFI劃清界限,兩者並沒有明顯的衝突。

  WIFI的前景將是十分美好的。儘管如今11Mbps的IEEE802.11b還沒有完全普及,但是更高頻寬的IEEE802.11g以及IEEE802.11n已經出爐了,屆時將突破100Mbps大關,從而順理成章地取代100/10M有線網路。經驗證明,如果過分宣傳無線技術的能力和質量而到時不能兌現,必然要受到各方面的嚴厲抨擊;反過來,如果過於謹小慎微,市場也會發出抱怨。從藍芽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當初顯然有炒作過猛的跡象。而如今業界對待藍芽的態度卻更加務實,在需要小功率、低頻寬的無線應用領域,藍芽正逐漸發揮其優勢。至於WIFI技術,其定位一直十分準確,以最簡單的方式替代傳統有線區域網,並逐步延伸到戶外的高頻寬無線傳輸。

  Internet無線接入選擇不多!

  籠統地說,我們可以將無線網路技術的發展歸結為兩個方向,即擺脫網線束縛,取代有線網路與實現廣域網Internet無線接入。如果說前者僅僅是為了提高網路的靈活性與便捷性,那麼後者則更具實用價值,讓我們再也沒有“鞭長莫及”的感覺。

  WAP的迷夢破碎之後,業界自然對廣域網Internet無線接入更為謹慎。現實告訴我們,使用手機來上網至少在近幾年還過於超前,解決PDA、TabletPC以及筆記本的無線Internet接入才是重中之重。通過支援GPRS的手機或者GPRS無線網路模組,PDA、TabletPC以及筆記本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實現無線上網,而且網路覆蓋範圍令人相當滿意。在速度方面,GPRS的理論值基本上與雙通道相同,但是根據網路訊號的強弱,其表現會有一定的差異,基本上維持在略低於普通56K Modem的水準。

  相對而言,CDMA 1X還是一個新生兒。儘管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聯通至少已經在國內大中城市完善了CDMA網路,此時面向資料服務的CDMA 1X自然應運而生。CDMA 1X在頻寬上也具有不小的優勢,理論上可以達到153.6Kbps。

  在一片喝彩聲中,無線網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然而我們對無線網路的軟肋也應該有所認識。作為一項歷史並不悠久的技術,無線網路存在各種缺陷是必然的,這也是其今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