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於律己基礎領導發言稿

  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以嚴於律己為主題作一個專題會議基層領導作發言,下面是基礎領導嚴於律己發言稿,歡迎大家閱讀。

  :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討論一下“三嚴三實”中“嚴以律己”的問題。通過對習“三嚴三實”精神的學習,本人感觸很深,充分認識到,開展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專項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覺得作為一名基礎領導應時常反思自己,經常用規範和標準檢查對照自己,要帶頭倡導嚴於律己從政。

  一、要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鍊,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作為基層學校的領導要以身作則,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端正思想作風,提升思想境界。不因工作忙而放棄政治理論的學習,而要擠出時間自覺參加政治學習。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時刻提高警惕性,這樣才能在思想上築好防腐第一道防線。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絡思想和工作實際,從而用科學理論淨化思想、陶冶情操、純潔靈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為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基礎。

  二、要端正職業道德思想,增強道德觀念。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不會去幹好本職工作,心思也不會放在事業發展上,一定要端正好從業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恥觀念,嚴守職業道德底線,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從容面對一切;算好人生"七筆帳",政治帳、經濟帳、名譽帳、家庭帳、親情帳、自由帳、健康帳,盡心盡力為事業發展幹好本職工作。嚴於律己是人身修養的一種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時時處處明於自察,大事小事嚴於律己,才能始終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自覺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道德自律要求來約束自己。

  三、要知足常樂,保持平衡心態。俗話說,知足者為樂,不要一味去攀比虛榮、奢華,慾望是沒有止境的。不要老把報酬看得很重。人活著不能一直慾望金錢、一味追求虛榮和奢華,這樣會為了一時貪慾而斷送前程。要知足常樂,俗話說:為人不貪一身輕鬆。


      四、要管住小節,守好自己的情操和品質。如果平時在小事小節上放鬆了自我約束,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從很多反腐教育反面教育片和教材來看,許多領導人員走上犯罪道路,正是從"小恩小惠"、小節開始,慢慢放鬆警惕,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從這些人的身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從這些反面教材跟吸取教訓,並以此為戒,時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因小節不保而釀成大錯。時刻牢記慎獨慎微的箴言,把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從業作為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在自我約束上保持高度的自覺性。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如果連小節都守不住,大節就更難守住了。群眾評價一個人的品行優劣,常常就是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上來判斷。千萬要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保持清醒頭腦,守住言行,保住名節,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牢牢守住小節,時時把好人生。

  五、正人要先正己、做反腐倡廉表率。作為書記要以身作則,模範遵守上級關於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廉潔從業,促進用規範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嚴於律己,潔身自好,切實作學習的表率、落實的表率、接受監督的表率。要牢固樹立廉政是一道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的認識,時時提醒自己,處處要求自己,堅決杜絕違反《廉政準則》行為的發生,以自身的榜樣力量,促進廉潔從政。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

  同志們:

  今天就“嚴以律己”跟大家共同學習研討。

  嚴以律已要講政治、講規矩、講黨紀,是黨員領導幹部要以黨的紀律要求管束自己,在敬畏黨紀國法的同時,要敬畏群眾,時刻以服務群眾為己任,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想問題、作決策、做工作”都要從群眾利益出發,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多辦事、勤辦事、快辦事,心裡裝著群眾,這樣才能站得穩、站得牢、站得久。

  嚴以律已是做人為官幹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古今政績之道的高度凝練和創新提升。嚴以律己不僅包括嚴格約束自己,自覺抵制貪腐侵蝕,還應嚴格要求家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防止身邊人成為自己的地雷殺手,共同築起拒腐防變的防線;嚴以律已要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黨員領導幹部要做到以紀以法為鑑,警鐘長鳴,切實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慎微慎獨慎權,切實把自身關進制度籠子裡;領導幹部要重修身、重修心,積極端正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堅持從嚴執紀,層層落實責任,確保紀律監督出實效。

  各級基礎領導幹部要全力以赴抓中央投資和省、市重點專案,實現增長的目標,學習先進經驗,加快推進東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著力轉變作風,破解工作難題,進一步做好東方改革發展穩定、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植樹造林、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東方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奮鬥目標。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