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黨員幹部學習網

  經過此次的餘姚黨員學習網學習,以微型黨課為載體,把形勢政策內容編輯成系列小專題,開展“百場黨課進基層、千名書記上黨課、萬名黨員上講臺”活動,增強了宣傳的實效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富民強村更想學

  立足當地實際,貼近農村群眾,“泥土味”十足的學習載體,開啟了餘姚農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用結合的大門,成為推動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源頭活水,有力地促進了富裕和諧幸福餘姚建設。

  學習,使頭腦富起來。四明山鎮不少村民依靠種植花木致富,但隨著經濟效益的提高,一些村民急功近利,盲目發展花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該鎮各村利用“四明夜校”,組織黨員幹部和骨幹群眾學習討論,形成了“謀求發展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必須堅持生態立村”的發展思路,利用該鎮“中國紅楓之鄉”、“中國櫻花之鄉”的金字招牌,大力發展農家樂等新型業態。大山村的仰天湖自然村,21戶人家辦起了15家農家樂,去年經營收入達到150多萬元,還帶動了茶葉、竹筍等當地農副產品銷售,為農民增收300多萬元。牟山鎮牟山村把遠端教育點與遠端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結合起來,帶動當地農民學習水產養殖技術,該村的永富水產養殖場帶動了周邊32戶農戶發展水產養殖業,去年戶均收入在3萬元以上。

  學習,使能力強起來。在建立“十佳學習型村黨組織”中,謝家路村通過向華西、小崗等先進村學習,找到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村裡利用5000畝圍塗土地,建立了省級重點工程新大陸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並投入使用,省內首個智慧型溫室大棚種植的蝴蝶蘭今年春節一上市就受到市場歡迎,畝均效益達到了3萬元。工程全部完成後,將帶動周邊10萬畝土地增收增效,10萬個農村勞動力就業。去年,該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億元,村級集體年可用資金達到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0元。今年開始,該村又利用餘姚市“新型城市化推進年”的契機,啟動了“村莊再造”工程,爭取到2015年,建成充分享受城市化、工業化、資訊化成果的農村新社群。

  學習,使作風實起來。河姆渡鎮江中村有一句順口溜:“村幹部要白天‘幹’和‘看’,晚上‘學’與‘思’”。這句順口溜道出了學用結合的真諦。在學習中,江中村幹部自覺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老師,經常走門串戶向村民問計問策。近3年來,全村共投入200多萬元,興辦了16件實事,由於事先充分徵求了群眾的意見,實事工程真正辦在了村民心坎上。村幹部真正做到了變“代民作主”為“由民作主”,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也越來越高。從2001年起,江中村11名村幹部至今連選連任。

  學習,為餘姚市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全市總結出了“陽光八步法”、“以黨內民主帶動村民自治”、“村企結對共建新農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不少經驗和做法受到中央有關部門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篇2

  近年來,餘姚市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切實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任務落實到基層”的要求,堅持“抓好基層、夯實基礎,凝心聚力、固本強基”的方針,著眼於加強基層黨的建設,著眼於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素質,著眼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紮實有效地開展了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各種形式都能學

  餘姚市相繼成立了市、鄉鎮***街道***、村三級推進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出臺了《關於加強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及《餘姚市村幹部學習培訓學分制考核管理辦法》,按照“分類導學、組織選學、媒體助學、陣地促學、典型帶學”的方針,紮實推進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

  分類導學。重點抓好行政村“兩委會”幹部、農村“雙帶”黨員、大學生“村官”、農村新黨員和積極分子四類物件的學習培訓,學習培訓內容包括“學理論、學政策、學法律、學技能”以及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新型科技知識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再就業培訓等。同時,實行專家對接培訓,為農民帶來致富資訊和技能。鹿亭鄉老黨員龔鬆年就是通過市裡組織的培訓班與寧波市農科院的專家交上了朋友,投資200多萬元在該鄉白鹿村興辦了500畝高山果蔬基地,帶動村裡50多戶村民種植鐵皮石斛、黃金芽茶葉等新品種,去年畝均效益在1萬元以上,是常規農業種植的5倍。老龔說,學習使阿拉嚐到了甜頭。

  組織選學。明確學習重點,根據黨員幹部文化程度、學習興趣和不同行業確定一定時期的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以增強學習的實效性。如針對杭甬高鐵建設需要徵用該市大量土地的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涉村黨員幹部學習政策法規和群眾工作常識。通過專題學習培訓,使全市2000多畝土地徵用和400多間房屋拆遷任務在半年時間內平穩完成,有力地促進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受到鐵道部和省政府表彰。

  媒體助學。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機、視聽傳媒等平臺開設“網際網路新聞傳播中心”、“虛擬課堂”、“電視黨校”、“空中課堂”等,方便快捷地為農村黨員幹部提供學習內容。

  陣地促學。按照“量力而行、科學投入”的原則,在全市農村廣泛開展村級黨校、農村遠端教育網和農村黨員書屋“一校一網一屋”建設,即使在偏僻的自然村,黨員幹部也能自主學習。從20xx年起,市財政對全市村、社群和“兩新”組織共4萬多名黨員按每個黨員100元的標準下撥資金,共計450多萬元用於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並實行專項考核。其中用於村級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資金就達265萬元。

  典型帶學。通過建立村黨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編印《餘姚市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36例》,舉辦“餘姚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巡禮”大型圖片展,評選表彰“十佳學習型黨組織”、“十佳學習型村幹部”、“百名學習型黨員”等活動,帶動全體農村黨員幹部學習,使全市農村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如鳳山街道永豐村一名黨員原來不太注重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從村裡開展爭創市級“十佳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並把他家確立為“黨員教育活動點”後,這名黨員不僅及時組織點裡的黨員學時事政治、政策理論和致富技能,還參加了省委黨校函授學習,獲得了大專文憑,整個人就像變了一個樣。

  1月3日上午,泗門鎮黨政辦黨支部舉行了一次黨組織學習活動,45名黨員幹部共同學習了《知行合一勇立潮頭 為建設現代化創。

  篇3

  “小”處著手更易學

  在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中,餘姚市改變就事論事、簡單說教的傳統做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做好“小”字文章,創設了系列載體,使學習活動形象、生動,富有新意。

  小簡訊宣教法。利用“餘姚手機報”、“手機黨校”、“簡訊黨課”等向全市黨員傳送各類紅色簡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全市黨員送上精神食糧。

  小卡片宣教法。將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政策法規、民生實事工程等內容進行整理、編輯,統一製作成宣傳卡片,發放給農村黨員群眾,使農村黨員既瞭解上級形勢政策,又知曉家鄉發展規劃,增強了他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信心。

  小段子宣教法。組建“農民說唱團”,把黨的理論、形勢政策編輯成說唱段子,通過小品、相聲、對口詞、三句半、餘姚灘簧、快板等文藝形式,用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手法在田間地頭開展宣傳,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歡迎。

  小對子宣教法。結合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用寫春聯送政策的形式,把10萬份春聯小對子送到農村群眾手中,既為農村群眾增添了節日的歡樂,又使黨員群眾瞭解國情世情市情。

  小板凳宣教法。組建由黨員、大學生、村幹部組成的宣講團,走進農家小院、田間地頭,面對面講科學理論、聽基層動態、解百姓疑點。群眾親切地稱這種學習宣傳方法為“板凳會”。“板凳會”自開展以來,已收集基層群眾反映情況52條,當場解決45條,還有7條經協調後及時作出了答覆。

  小講壇宣教法。針對農村基層實際,創設了以“五分鐘學習圈”為半徑,以普通黨員、平民百姓為主要宣講嘉賓的“百姓講壇”,開展學習交流。目前全市已建成“百姓講壇”28個。黃家埠鎮橫塘村黨員潘嘉森家中每週都要舉辦“百姓講壇”,並把學習心得張貼在宣傳櫥窗裡,吸引了全村群眾。

  小專題宣教法。以微型黨課為載體,把形勢政策內容編輯成系列小專題,開展“百場黨課進基層、千名書記上黨課、萬名黨員上講臺”活動,增強了宣傳的實效性。

  小分隊宣教法。整合市、鎮、村三級宣講隊伍,進村入戶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目前,全市各類宣教小分隊共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活動260餘次,受眾1.2萬餘人次,有力地推動了學習型村黨組織建設的開展。如梨洲街道明偉村組建了由16名德高望重的村幹部、企業幹部、老黨員組成的“老孃舅宣講隊”,將開展學習活動與解決鄰里鄉親矛盾糾紛相結合,運用草根智慧、民間解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