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講話真的那麼難嗎

  難,太難了!斯坦福大學曾經調查研究過人類最害怕的十件事,排在第二的死亡,而排在第一的竟然是當眾講話。有些人連死都不怕,但是他怕當眾講話,這還是一個普遍現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從教成人到教孩子

  說起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張老師覺得學習專業的技巧不是什麼難事,而讓學生突破內心的障礙才是難中之難。

  在這個過程中,張老師發現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為了能夠在自己喜愛的教育之路走得更遠,張老師開始專研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

  在這個過程中,張老師發現,想改變一個內向靦腆的成年人,讓他大膽、自信地當眾演講,實在是太難了。

  而對於一個內向靦腆害羞的孩子來了說,只要經過很好的訓練、學習和鼓勵,相對要容易太多了。正是緣於此,張躍橋老師開始了兒童小主持人培養的專業之路。

  一個語言有感染力的人一定是有個人魅力的人

  記得上學時,最喜歡的老師,永遠是那個最會講有趣故事的老師。

  一個能說會道,說起話來,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的人***這讓我想起來了娶了7個老婆韋小寶***,絕對是個有魅力的人。***希特勒是個反面教材***不過這樣的人似乎更容成功。

  講起當眾演講講得好的牛人真是一抓一大把,美國的歷任總統都是這方面的高手***真不知道該不該把川普算進去***。這也難怪,美國是非常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的。

  與其說奧巴馬是美國前總統,倒不如說他是個段子高手,正是他風趣幽默的講話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像這這樣的即興演講和脫口秀,都有點像播音主持專業中的即興口語表達。

  張老師認為,即興口語表達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邏輯性和知識儲備量的。

  因此,在孩子的小時候,多給孩子閱讀,多給孩子講有趣的事情,多和孩子說話,多輸入,必然就會有成果。

  語言除了輕鬆幽默外,一個人的副語言也是同樣重要的。副語言就是一個人在講話是的眼神、體態和手勢以及一些肢體語言。這些也是可以平時在生活中多和孩子練習的。

  一切能力來源於成長的痕跡

  希望孩子可以當眾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切不可以急於求成,都說教育是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是一點都沒錯的。因為,孩子的一切能力都來源於成長的痕跡。

  一個孩子在3歲半到4歲階段,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講話的能力,也就說這個時候,孩子們可以發音清晰的說話了。

  因為到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舌繫帶、舌根、口脣的力量已經發育完好。當然,如果孩子到4歲還是發音不清楚的話,建議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排查,然後進行專業的訓練。

  說話人人都會,但是發音標準、聲音洪亮、感情飽滿,這些都是可以在平時多練習的。多給孩子創造當眾講話的機會,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膽量,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參與感和融入感,讓孩子可以做到不論什麼場合都可以隨機應變。

  對於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張老師更是建議家長一定要鍛鍊孩子當眾表達的能力。這一點小兜也深有體會,兒子的班級裡有個很優秀孩子,據孩子媽媽說,這個孩子參加了幼兒園裡的小演講比賽,家裡就特意給孩子做了訓練和練習。

  結果孩子上一年級,在班級活動中就特別活躍,得到了老師的關注,現在是班級小幹部,非常的自信優秀。

  細想下來,可不是麼,剛上一年級,面對眾多的孩子,什麼樣的孩子能脫穎而出呢?其實就是會說、敢說、能說,具有表現慾望的孩子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