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字怎麼組詞才對

  蘋字組詞:

  蘋果 蘋藻 蘋風 白蘋 蘋蘩 青苹 蘋車 採蘋 蘋蘋 蘋末 水蘋 苹縈 蘋婆 華蘋 流蘋 食蘋 蘋葲 藻蘋 綠蘋 金蘋果 食蘋鹿 蘋果綠 青苹末

  文義百科: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泥中,細長而柔軟,不實葉具長柄,長7~20釐米,葉柄頂端有小葉4片,十字形,對生,薄紙質;小葉倒三角形,長與寬1~3釐米,先端渾圓,全緣,葉脈叉狀,下面淡褐色,有腺狀鱗片。孢子果斜卵形或圓形,長2~4毫米,被毛,於葉柄基部側出,通常2、3個叢集,柄長1釐米以下,基部多少毗連;果內有孢子囊群約15個,每個孢子囊群具有少數大孢子囊,其周圍有數個小孢子囊。

  中草藥

  基本資訊

  ***《吳普本草》***

  【異名】賓草***《山海經》***,大萍***陶弘景***,芣菜***《本草拾遺》***, 四葉菜***《卮言》***,田字草、破銅錢***《綱目》***,四眼菜***《分類草藥性》***,四葉草***《天寶本草》***,夜合草***《廣州植物誌》***,水對菜***《陸川本草》***,夜關門***《重慶草藥》***,水草頭、水金花頭、野連菜、十字草、夜裡串、夜爬山***《上海常用中草藥》***,水羚羊、四瓣蓮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水浮錢、四蝶草、四面金錢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蘋科植物蘋的全草。

  生境:水稻田,溝塘邊

  植物分佈

  廣佈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華北和遼寧,西到新疆。世界溫熱兩帶其他地區也有。[1]

  植物形態

  孢子期:夏秋。

  生於靜止淺水裡。常見於水池或稻田中。溫帶及亞熱帶均有分佈。植株高5—20釐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分枝,頂端被有淡棕色毛.莖節遠離.向上

  發出一至數枚葉子。葉柄長5—20釐米;葉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葉組成,呈十字形,長寬各1—2.5釐米,外緣半圓形,基部楔形,全緣,幼時被毛.草質。葉脈從小葉基部向上呈放射狀分叉,組成狹長網眼,伸向葉邊,無內藏小脈。抱子果雙生或單生於短柄上,,而柄著生於葉柄基部,長橢圓形,幼時被毛,褐色,木質.堅硬。每個泡子果內含多數袍子囊,大小孢子囊同生於孢子囊託上,一個大泡子囊內只有一個大孢子.而小孢子囊記憶體多數小孢子。

  【採集】春、夏、秋均可採收。

  【性味】甘,寒。

  ①《綱目》:"甘,寒滑,無毒。"

  ②《食物本草彙纂》:"味辛酸,寒,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鹹,寒滑。"

  功用主治

  清熱,利水,解毒,止血。治風熱目赤,腎炎,肝炎,瘧疾,消渴,吐血,衄血,熱淋,尿血,癰瘡,瘰癧。

  ①《本草拾遺》:"搗絞取汁飲,主蛇咬毒入腹,亦可敷熱瘡。"

  ②《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行水。"

  ③《分類草藥性》:"治婦女紅崩白帶,月經不調,退火消腫。"

  ④《天寶本草》:"清心解熱,去火毒。治螬疳,敷瘡,撥雲散霧。"

  ⑤《陸川本草》:"涼血,止血。治吐血,衄血,血熱。"

  ⑥《南寧市藥物志》:"治熱淋。"

  ⑦《四川中藥志》:"治火眼紅腫,牙齦疼痛,熱淋尿血,除瘰癧、痔瘡和癰腫。"

  ⑧《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退癀定痛,行氣逐瘀。治水腫腳氣,熱癤瘡毒,跌打扭傷,蟲螫咬傷及癰疔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大劑量3~5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風火赤眼,腎炎、水氣腳腫、肝炎:田字草三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瘧疾:鮮田字草三至五兩。發作前三小時水煎服;或用鮮全草揉細,發作前數小時塞鼻。***《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消渴:蘋***暴幹***,栝樓等分。以人乳為丸。***《本草拾遺》***

  ④治吐血:鮮田字草二兩,鴨肝一隻。共搗爛,開水燙熱頓服。***《陸川本草》***

  ⑤治熱瘡,腫毒:鮮蘋葉一握。洗淨並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婦女陰道紅腫:四葉草五兩。煎水兌白糖服。***《重慶草藥》***

  ⑦治疔瘡:鮮田字草搗爛外敷,每日換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毒蛇咬傷:一鮮田字草全草適量,加雄黃末三錢,搗敷傷口周圍。二田字草***鮮全草***二至三兩,搗絞汁。冷開水送服,渣敷傷處。***《福建中草藥》***

  ⑨治外傷腰痛:先將鮮蘋全草六錢至一兩,和醋同炒,然後酌加水煎,溫服。***《福建民間草藥》***

  作為野菜食用方法:採用嫩經葉洗淨,炒食或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