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的造句及其意思

  知人善任,知:瞭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下面小編整理關於知人善任的造句,希望小編整理的能對你有所幫助!

  【拼音】: zhī rén shàn rèn

  【解釋】: 知:瞭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處】: 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近義詞】: 任人唯賢

  【反義詞】: 妒賢嫉能、任人唯親

  【燈謎】: 見賢用之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用人
 

  知人善任的造句

  1、知人善任,又具有容人之量,能接受別人正確地意見和建議,才能更好地駕馭人才、使用人才,取得成功。

  2、劉邦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因此戰勝了項羽。

  3、一個企業的領導要知人善任,在安排下屬工作時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4、一個人若不能知人善任,那幹什麼都不會成功。


知人善任的造句

  5、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這就要求領導幹部知人善任,使他們能充分發揮特長。

  6、經理人員的任務則在於知人善任,提供企業一個平衡密合的工作組織。洛德凱特寇得。

  7、一位最佳領導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屬甘心從事其職守時,領導要有自我約束力量,而不插手干涉他們。

  8、經理人員的任務則在於知人善任,提供企業一個平衡、密合的工作組織。

  9、企業領導者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鼓勵他們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10、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盡其才。

  11、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分的長處,部分的短處,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12、"知人善任"四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只有對人才的認知越深,看得越透,你才能真正地用好他。

  13、用人要知人善任,正人必先正己,言辭必須嚴正,火攻必須用得適宜。

  14、唐太宗記取隋煬帝滅亡的教訓,實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為大唐帝業打下良好基礎。

  15、畢士安一生為人正直,勤於政務,治學嚴謹,知人善任。

  16、王廠長一向是知人善任。

  17、發現人才、培養幹部、知人善任的能力。

  18、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觀點來說,知人善任並能留住良好的人才,是企業的一大課題,尤其是高科技的企業。

  19、眾所周知,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知人善任"四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只有對人才的認知越深,看得越透,你才能真正地用好他。

  20、一名工作出色的人事部經理要善於物色人才,並能夠知人善任。

  21、他知人善任,邀集了一大批社會名流。

  22、我的職責就是發現他們的長處,規避其短處,所謂知人善任。

  23、仰見聖明虛懷集益,洞悉吏治利弊,知人善任,不拘定格,不主故常。

  24、主公有三大優勢,一為漢室宗親,此大義也,二能知人善任,禮賢下士,此立身之本也,三能唯才是舉,不計出身,此賢人所以樂於效死也。

  25、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不就是我家仁孝無雙、智勇雙全、知人善任、豁達大度、大仁大義的二公子袁熙。

  26、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27、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28、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後,中國曆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

  29、擁有王者之心,審時度勢,知人善任,勝而不驕,敗而不餒。

  30、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得當公司發展大子,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

  31、《道德經原旨》對治人者的道德修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從帝德修養的重要性、愛民之心、執政為公、不驕不爭、謙虛遜讓、以柔制剛、誠信待人、言行穩重、知人善任、崇儉知足、正己正人等方面作了全面論述。

  32、高水平的人回國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國內的人必須合理的對待他們,知人善任。張柏芝願為霆鋒懷孕幾次?

  33、在幹部考察工作中,只有擴大民主,廣開渠道,才能全面知人,公正識人。否則,閉目塞聽,主觀臆斷,就不能知人善任。

  34、成為一名領導人需要的素質包括:思想開明、真心誠意尋求並聽取意見、為人謙虛,並且知人善任。

  35、進入公司後,盡是做些打雜的工作,雖然是明珠暗投,但也只能盼望知人善任的長官早日出現。

  36、人事檔案是人才資訊的重要載體,是人才交流的主要資訊源,是知人善任、選賢舉能的重要工具。

  37、自稱年三十三,凡太平天國諸將,及清軍諸帥,都加貶辭,獨推重曾國藩,說他知人善任,規劃精嚴,實是得未曾有的大帥。

  38、康熙且不必說了,千古帝王,史學家柏楊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輕氣壯,有劉邦豁達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