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片

  要明確讀書的意義,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教給讀書的方法,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可以開展做讀書手抄報來培養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的圖片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一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二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三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四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圖五

  四年級讀書報手抄報的資料

  關於讀書的古詩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月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讀書的好處

  讀書有很多好處,在這書的世界裡,藏著許多祕密,有很多事情我們還不知道。現在我就說說讀書的好處吧!

  記得從三年級的時候起,我就特別愛讀課外書。比如《皮皮魯》、《魯西西》、《淘氣包馬小跳》、《童話故事》之類什麼的。它們深深吸引著我,我對它們愛不釋手,它們裡面有許多好故事,一些幻想、傳說、經歷過的事情,一本書!就是知識的海洋,它帶著孩子們的船,一步一步的劃。當它達到一個目的地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歡呼!在達到另一個目的地的時候,又歡呼起來,就這樣一直勇往直前的划著。一本書也像一棵長滿知識的果樹,你吃了一個果就得到了一些知識,你不停地吃果,知識就不斷在你身上長,你懂的知識就越來越多了!

  一本書,藏著我們一些不知道的東西,你不讀它,就不知道藏著一些什麼,只要你讀它,它就和你交朋友了。一本書,一棵“長生果”,像在幫我們延長讀書的意義。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你讀書越多,好比是歡快音符的樂章。

  讀書吧!書裝滿了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

  名人讀書故事

  愛因斯坦

  他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 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開啟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

  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