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日黑板報

  世界衛生日 的目標是要在促進在全球範圍內對WHO所致力於將全人類健康問題提升到重要地位並予以優先考慮達成共識。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資料1:世界衛生日活動

  2007年

  國際健康保障

  世界衛生組織把2007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投資衛生,構建安全未來”,以此呼籲各國高度關注新型和傳統疾病以及大規模突發性公共衛生危機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增加衛生事業投資,確保子孫後代能夠生活在安全、發展、繁榮的和諧社會中。世界衛生組織4月2日在新加坡召開了題為“改善國際衛生安全必要性”的高級別辯論會。各國政界、工商企業和媒體負責人聚集一堂,發出強烈資訊:只有立即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資,才能為人類構建安全的未來。

  世界衛生日標誌著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誕生。它是提高對關鍵全球衛生問題認識的一個重要機會。2007年的主題是國際健康保障。世界衛生日的目的是敦促政府、組織和工商企業“投資於健康,建設更安全的未來”。

  新出現和易流行的疾病和疫情,例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和禽流感,以及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持續傳播、人道主義緊急情況和其它嚴重健康威脅,均可以被界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際健康保障是針對可在全世界範圍毀滅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健康風險衝擊提供的第一線防禦。從2007年6月開始實施《國際衛生條例》將有助於在國家和國際級建立和加強疫情警報和反應機制,並且有助於使世界更加安全。

  為紀念2007年世界衛生日,2007年4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一次高級別全球討論會將提升國際健康保障的形象。由世衛組織總幹事以及政治和輿論領導人蔘加的這次討論會將是一個有活力的論壇,討論健康保障挑戰以及為夥伴們如何能夠合作尋找解決方案,以便對嚴重的健康威脅做好準備和作出應對。2008世界衛生日:保護健康不受氣候變化的危害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在一份宣告中說,氣候變化將會更頻繁地對公共衛生施加壓力,這就需要把改善公共衛生放在氣候變化議程的核心位置。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必須成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影響所作努力的決定性因素。

  2009年

  運動有益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因缺乏運協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

  世界各地分別進行人口健康調查。結果竟然不謀而合,約百分之60至85的成年人沒有做適量運動去維持個人的健康。以香港的情況為例,超過一半成年人口沒有經常參加運動。 有鑑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將2009年【世界衛生日】***四月七日***的主題定為“運動有益健康”,強調運動對個人及社會的好處及重要性,並呼籲群眾多做運動。

  2010年

  千個城市,千人故事

  2010年世界衛生日主題2010年世界衛生日將注重於城市化和衛生。在“千個城市,千人故事”的主題下,在世界範圍內組織活動,呼籲各城市為衛生活動開放街道。將收集城市衛生捍衛者的故事,說明人們為改善自己城市的衛生狀況所採取的行動。

  這一全球活動的目的: 千個城市:為開展衛生活動開放公共場所。內容可以是公園活動、市政廳會議、清潔宣傳或對機動車輛關閉部分街道。 千人故事:收集一千個致力於城市衛生工作並有顯著影響的人物故事。 [2]2011年世界衛生日主題:抗菌素耐藥性: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抗菌素耐藥性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正在變得越來越危險。許多國家正在採取行動,但需要作出緊急和鞏固的努力以避免倒退到發現抗生素之前的時代。

  在2011年的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會推出六點政策一攬子計劃,制止抗菌素耐藥性的傳播。

  設計圖

  資料2:衛生條例

  第59屆世界衛生大會2005年5月26日通過決議,同意在自願基礎上立即提前實施《國際衛生條例》與防範禽流感和人類流感大流行相關的條款。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蒂拉·沙伊布女士認為,這一決議對於爭取時間、避免由禽流感導致的人類流感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沙伊布27日在日內瓦萬國宮向新華社記者介紹說,2005年通過的《國際衛生條例(2005)》原定2007年6月15日起實施。這一條例旨在加強對各種危險傳染病的控制。沙伊布說,面對禽流感的嚴峻威脅,一些有條件的世衛組織成員國曾表示,希望在自願基礎上提前實施《國際衛生條例》禽流感和人類流感相關條款。

  沙伊布說,出席該屆世衛大會的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同意提前一年實施《國際衛生條例》禽流感和人類流感相關條款,正是尊重了這些世衛組織成員國的意願。她強調,根據新通過的決議,自願實施相關條款的世衛組織成員國必須迅速向世衛組織通報由禽流感病毒導致的人類流感病例。另外,各國衛生部門還必須設立專門觀察組,負責相關條款的實施。

  沙伊布認為,世衛組織成員國自願提前實施《國際衛生條例》相關條款,將有助於加快防控禽流感的步伐,有助於各國相互分享情報、借鑑經驗和共同採取防範禽流感大規模蔓延的措施,有助於避免人類流感大流行,儘早防範災難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