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黑板報內容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野客預知農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每個詩人,對每件事的看法都不同,但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卻不約而同。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相關資料1

相關資料拓展:元旦的詩

《田家元日》原文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田家元日》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後曾漫遊江淮吳越。四十歲到長安求仕,失意而歸。張九齡作荊州長史,曾闢其為從事。三年後病卒於家中。孟浩然一生以隱逸居多,詩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其詩主要描寫隱逸生活和摹寫旅途山水風光,恬淡孤清,意境幽遠,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有《孟浩然集》四卷存世。

《田家元日》鑑賞

這首五言律詩寫作者的親身經歷,作於他去長安應試的那年春節。詩中首尾兩聯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民非常重視觀測天象,注意氣候、節令與農業生產的關係,其中雖有某種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中間兩聯敘寫了自已的隱居生活內容,其中隱隱透露了作者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說明他的鹿門隱居只是為了取得清高的聲望,以便得到引薦達到入仕的目的。

《除夜》原文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

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

閒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

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除夜》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察御史。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相關資料2

相關資料拓展:元旦的詩

《除夜》原文

事關休慼已成空,

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

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鑑賞

詩中描寫了一個人想念一個她所喜歡的人,可又相隔萬里,不可以相見,就從晚上愁到天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之間又過了一年。抒發了主人公對於心中的他的思念深切,表現了兩人的真摯情感,同時又表達了對時光飛逝的感嘆。

《除夜》作者簡介

來鵠,又作來鵬,豫章人。晚年少有大志,廣學權謀機變之術,得鬼谷子真傳,又能為政,有漢張子房之風也。鹹通年間,舉進士不第。後入韋保衡幕中。韋不納其言,轉投田令孜,認為主公。然其心早在帝側也。故帝招之即應。乾符元年三月,帝拜其為帝師。後封豫章國公,食邑千戶。諡“文忠”。按諡法,經緯天地曰文,慮國忘家曰忠。來公有經天緯地之才,歸帝后鞠躬盡瘁,助帝平定中原,開拓疆土,故曰:“文忠”。

曾作七律《寒食山館書情》,以遣羈旅愁懷,當時傳為佳作。其詩作思清麗,然懷才不遇,輾轉飄泊,故其詩多寫羈旅之思、落魄之感,間有憤世嫉俗之作。有《來子》。《全唐詩》存其詩二十九首。來鴻的作品有詩集一卷,但今已不傳。

《除夜》原文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夜》賞析

此詩作於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後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願望,甚至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歎。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徵,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後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範。

《除夜》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屬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