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打窩的魚塘怎樣釣鯽魚

  現在有許多的黑坑並不讓打窩,許多人釣魚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許多人在黑坑釣魚的目標是鯽魚,那麼相關的釣鯽魚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不打窩釣鯽魚技巧:

  一、釣法技巧

  我們在黑坑垂釣鯽魚,在前期我們可以採用拉大餌的方式進行垂釣,利用頻率,迅速聚魚。為了讓頻率始終保持在一個節奏,建議將魚漂掛顆粒調平水***顆粒提前剪成一樣大小***,設定的釣目為平水,只要魚漂到位就提杆,主要抓臨底的介面和加速。

 

  在黑坑釣鯽魚在釣魚餌料方面也是有要求的,我們可以採用加酒米的方法,酒米在餌料中的比例為20%左右。當1-2小時的搶魚階段告一段落以後,最好開一款搓餌,上鉤顆粒搖三搖,下鉤搓餌,多加酒米。搓餌的霧化時間在1分鐘左右為佳***打揉的次數決定餌料的霧化時間***,此時糗魚階段,不易頻率太快。

  1、活餌釣法

  一些釣友針對虹鱒一類魚兒採取雙鉤掛魚苗的方法垂釣。但很多釣友是釣浮,一旦釣浮走漂非常嚴重,所以要反覆拋竿儘可能將魚鉤拋入窩點內。這種釣法由於漂相難以判斷,往往以魚兒咬鉤後帶走魚漂為中魚訊號,跑魚非常嚴重。此時,我們也可以採取調靈釣靈的做法。

  單鉤掛搓餌後稱重,方法和上文上鉤懸浮的方法一致,此時的釣餌上鉤懸浮,同時魚鉤上的小魚苗會奮力掙扎遊動,所以更容易形成在窩點裡誘魚的效果,虹鱒一類的肉食性魚兒雖然不聚群,但只要窩點中可吃的餌料還是容易形成小規模的扎堆效果。此時,底鉤也可以掛蝦仁,效果會更好。

  2、魚泡多無魚咬鉤的釣法

  有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魚泡很多,但就是不咬鉤。尤其是一些黑坑,滿塘子都是魚星,鉤扔到裡面就是不咬,教大家幾個應對的方法。

  第一是,造成這種狀況很有可能是魚兒不在底。此時將餌料狀態調整到極輕專門釣行程。釣行程一般情況是延長餌料下落到水底的時間。由此可知,餌料必須輕才能夠搖搖擺擺的下落到水底,在下落過程中已經開始大面積霧化,形成立體的餌料水柱,使處於中水的魚兒儘可能追食。這種釣法關鍵是將餌料霧化狀態調整到水底停留一分鐘就霧化完全的時間標準。

  第二是,造成這種狀況很有可能是魚塘底漿層太厚,餌料過重直接陷於淤泥中。此時仍舊是以調整餌料狀態為主,將餌料調的很輕。簡單做法是,餌料加入輕麩後,使勁揉捏,仍舊保持餌團鬆散即為可用狀態。

 

  二、餌料配方

  鯽魚愛吃新鮮餌,又喜歡腥味、香味、甜味、酒味,陳舊的、淡而無味的餌,它不屑一顧。故配製鯽魚誘餌,應注意以下幾點。

  1***突出新鮮,兼顧腥、香

  配釣餌誘餌的穀物原料、顆粒飼料,一定要新鮮,陳的、舊的、黴的不能用,一定要使餌料保持穀物的自然清香。買魚粉、血粉、蠶蛹粉、紅糖、蜂蜜、商品餌,要買正規廠家生產的,要在保質期內用。

  2***熟化餌料,增強誘惑

  實踐表明,鯽魚對熟餌比對生餌、半生半熟餌更感興趣。於此,對所有選用的穀物餌料、薯類、魚粉、血粉、蠶蛹粉、羊骨粉,不管是生的還是半生半熟的,都要蒸熟、煮熟、烤熟或炒熟。袋裝瓶裝商品餌,在製作流程中已熟化,再不必熟化加工了。

  3***適度溶散,加快穿透

  近幾年,釣友們越來越重視釣餌誘餌的溶散效果,使之在入水沉底過程中溶解一部分,沉底後繼續溶解,從釣點向外立體擴散,形成霧化區,餌味穿透水體,引誘遠處魚兒來就餐。辦法是不用麵粉,改用小麥蛋白、拉絲粉,並增加炒麥麩皮、霧化香精等。

  三、調漂釣魚

  1、調漂要調靈釣靈

  比如25目魚漂,釣友們直接調10目,釣1目,這是典型的調靈釣靈。目的是利用魚漂浮力拖住釣餌使其不陷於淤泥。有的釣友會問,這樣做意義不大啊。因為只要是雙鉤掛餌一定會大於浮力使釣餌深陷於淤泥中。因此,調靈釣靈還需要配合相應的餌料。

 

  2、調靈釣靈的餌料配合

  此時的餌料霧化狀態一定好,比如用輕麩加強霧化狀態。丸九的輕麩非常貴但很好用,國產的一些輕麩類產品也不錯。輕麩加入釣餌,釣餌在搖搖擺擺下落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大規模霧化,等到了塘底,釣餌已經成為絮狀餌料狀態,只是輕輕的將魚鉤包裹其中,並停留在漿層表面,所以魚兒容易咬鉤。

  還有一種狀況是,調靈釣靈的狀態下,雙鉤掛餌做到上鉤懸浮,底鉤輕觸底。這種做法的關鍵是,對單鉤掛餌的狀態進行稱重。以調10目為例:單鉤掛搓餌下壓4目,雙鉤掛搓餌下壓8目,此時10目減去4目是六目,雙鉤間距是1目半,所以我們釣6目或者是6目半就做到了上鉤懸浮的狀態。

  垂釣安全事項:

  ***1***外出釣魚必須做好準備工作

  無論近郊河溪下鉤,還是遠足湖沼垂釣,都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事先做好野外旅行準備工作尤為重要。雨季要帶雨具,炎夏要戴草帽,還要帶野餐食品、飲水和魚餌、漁具,以及防蟲咬的藥品。患有心臟等疾病的垂釣者,更不可忘記攜帶救急藥。釣魚的勝利和成功取決於周密的準備工作。

  ***2***遠足垂釣宜結伴同行

  漁人外出垂釣,爬山涉水,餐風飲露,下鉤於荒江野河,或進入密林湖泊垂釣,真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幽情。然而,山高水險,風雲莫測,為了安全起見,最好結伴同行,遇事可以相互幫助,也可免去家中親人牽腸掛肚。

  ***3***野外垂釣,過河涉水要特別小心

  俗語說:“遠怕水”,是說外出遠行,遇水涉渡不可輕舉妄動。無論是浪濤拍岸的江河,還是綠波晶瑩的湖沼,漁人不知深淺時,不可貿然下水。必涉時,要探知水的深淺和河底是否有淤泥、流沙、漩渦和深坑等險情。

  堂水過河時,急流水深過胯危險大,不可強渡。江中大石之下必有深坑,涉渡時必須遠避。遇暴風驟雨,要等雨過天睛再走。陰雲密佈、細雨霏霏的天氣,陡坡草地和岩石都很滑,必須小心。雷雨交加的天氣,垂釣者更不可在高樹下避雨,以免雷擊。

  滾石、山洪都是野外旅行的大害,漁人要時刻堤防。沿沼澤行走或涉渡沼澤,更要小心,不可貪圖急功近利而冒險前行,必涉時要探明水情,還要手握橫木,以免沒頂之災。遠足旅行中途突來大霧,漁人要就地駐留,因重霧垂空,岸危水深,必須等霧散後再走。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