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魚兒不上鉤怎麼辦

  怎樣釣魚可以提高釣魚的收穫?這個問題應該許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吧,想要提高釣魚收穫我們就要了解相關的釣魚技巧,根據不同的釣魚情況分析選擇不同的釣魚方法,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釣魚魚兒不上鉤的解決方法

  第一招、弄清“魚情”方能有的放矢

  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會遇見這種情況,釣了好久就是沒有魚兒上鉤,怎麼辦呢?我們要了解相關的原因,通常情況下,魚不咬鉤時有以下種原因所至。

  1、第一種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的魚兒的警覺性是在是太高了,對靜止不動的食餌比較謹慎,沒有攻擊欲。

  2、是餌不對口或餌料不鮮活、魚兒沒有什麼食慾。

  3、是魚兒過於專注吃誘料或者水域視線差、沒有發現釣餌;四是因為天氣水溫等原因,魚兒開口較差。

  通常此種情況下,如若採用“逗釣”,刺激魚兒主動搶食,往往會收到奇效。

  第二招、掌握技術要領方能遊刃有餘

  民間有句諺語:魚兒咬鉤要勤逗。還有釣友們總結的“上下小幅度提動,左右小幅度擺動,前後小幅度拉動”等,都是在“逗釣”時要掌握的動作要領和操作技巧。下面,簡要介紹幾種供釣友們參考。

  1、提竿逗魚法

  就是將魚鉤拋入水中後如無魚動鉤,就將竿輕輕提起10公分左右後再慢慢放下,以此吸引魚來搶食。

  2、擺竿逗魚法

  就是通過左右或前後擺動魚竿來逗魚,通過小幅度的移動使餌料在水下運動,每間隔三分鐘左右進行一次,讓魚兒誤認為活食,以增強攻擊性。

  3、抖竿逗魚法

  此法比提竿動作幅度稍少,就是輕輕地將鉤餌提上3釐米左右後,再輕輕放下,速度可快可慢,可以連續也可斷續。此法對水域深淺、水清水渾要求不大,且不易驚魚。

  4、調整浮漂逗魚

  特別是在冬天寒冷季節,魚兒動作慢、開口差,如使用長子線小浮漂,會使浮漂翻身慢、餌料到位慢,可以起到逗魚效果。

  5、改變魚餌逗魚

  這也是釣友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窩裡有魚但不吃餌,除使用常規逗釣方法外,還可以嘗試改變一下餌料,如將搓餌變成拉餌,或改變一下味型,一般也能達到誘魚上釣的效果。

  釣魚減少跑魚的方法

  跑魚的原因

  一是提竿時機掌握不準。一般都是提竿過早,沒有鉤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魚。提竿過遲,魚兒吐鉤也會跑針,但這種情況較少。

  二是釣鉤的大小不合適,鉤太小,釣到大魚扎不進去,鉤不牢;鉤尖不銳,倒刺角度偏小,鉤不牢魚體,也易跑魚;也有拴鉤的方法不對,口線的結不在鉤柄的內側。

  三是餌料裝得過嫩、或過長、過大。魚兒碰到餌料不是一觸即落,就是魚未含牢就脫鉤了。

  解決的辦法是:

  ***1***做到適時提竿。浮漂開始微動時不要提竿,要等魚漂上浮或下沉之後,才是魚兒吞食之時,這是提竿最為合適。

  ***2***如釣鉤不適合,應及時換鉤,調整結紮部位。釣鉤用幾次後,要有時打磨。好的釣鉤應有粘感。

  ***3***將餌要合適,如蚯蚓一般在鉤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長。面餌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魚兒剛吃就落。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