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青魚有哪些重要要素

  不同的魚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所以根據不同的魚,有著不同的釣魚技要素。那麼春季想要釣青魚需要了解哪些要素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釣青魚的要素

  一要素:時機的精準把握

  想要垂釣青魚,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釣魚的時機,作釣時間和氣溫是釣青魚能否成功的兩個重要因素。三四月份的春季,依舊有些咋暖還寒,冬季的寒氣尚未退散,隨著初春的暖流來臨,這兩股力量在不斷交集鬥爭著,因此也造成了晝夜較大的溫差,不利於作釣。

  首先我們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我們釣魚期間日常的溫差,以及水溫的情況,那就選擇氣溫相對高且穩定的時間段出釣,才能事半功倍。溫度越高,青魚的活躍度也會隨之增加,狙擊的成功率也相應增大。小編幾次都選擇溫度在10℃以上的陰雨天出釣,釣獲的概率相當高,想必是陰雨天裡氣溫比較穩定的原因,青魚尤其是喜愛在陰雨的日子裡出窩覓食。

  有了合適的溫度,還要把握好恰當的時間下鉤。3月的江南,早晚的溫度低,早上9時開始升溫,至下午兩三點到達一天中的最高,下午16時又開始降溫。所以要儘量避免早晚兩個低溫時間段,選擇中午時分下鉤。

  當然也有釣友喜歡另闢蹊徑獨釣後半夜,因為大魚喜靜,後半夜溫度雖低卻比較穩定,因而也是有咬鉤的可能,特別是在陰雨連綿的日子。掌握了最佳的作釣時機,還要注意餌料的選擇及合適的釣法,下面小編就著重從這兩個方面分別闡述。

  二要素:餌料的準確選擇

  春季釣大青魚,依仗的還是水溫逐步回升。剛過冬日嚴寒的青魚逐漸甦醒,紛紛試探著往淺水區域遊弋覓食。捱過一冬的大傢伙有些飢不擇食,急需補充大量食物,他們此時的飯量也是大的驚人。

  所以要想釣獲它們,必須準備好針對性很強的誘餌才行。與炎炎夏日裡偏清淡的窩料有所不同,這時期的餌料除了要富含穀類***小麥***、玉米等大顆粒外,還應新增濃腥元素,如加入大量的紅蟲顆粒或者打碎的小夥螺螄;也有在窩料中加入新鮮紅蟲以此增加腥味和活性,經過驗證效果也不錯。

  夏季垂釣青魚一般用新鮮玉米即可,但春季釣餌必須用鮮活餌料,蚯蚓、紅蟲、螺螄便是既實惠又常見的好釣餌。由於每個池塘的大青魚偏好不一樣,可用這幾類釣餌反覆嘗試,從而找到合適的釣餌。

  釣青魚要注意活餌的裝鉤方法

  大鉤裝蚯蚓採取數根蚯蚓反覆纏繞穿刺並露出鉤尖,一定要將蚯蚓的頭和尾露出,讓其不斷地掙扎扭動,此舉能增大對青魚的誘惑力。紅蟲掛鉤則事先將眾多的鮮活紅蟲捆紮成團,鉤子穿掛即可。江浙一帶又將青魚叫做“螺螄青”,顧名思義這傢伙最愛吃的便是新鮮螺螄。

  便用新鮮的螺螄打窩和作釣,乃是一種極為普遍有效的釣法。螺螄取材極其方便,湖泊河塘最為常見,取鮮活的成年螺螄,個體中等便可,用鉤尖從其薄厴下穿刺鉤出,露出鉤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薄厴刺破,因青魚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和極高的警惕性,應儘量保持整體完整。有些地方將螺螄屁股打碎或直接掛螺螄肉施釣,小編認為應該因地制宜,就我所在的地區而言,效果並不比整顆螺螄好。

  三要素:釣法的合理運用

  與夏秋時期青魚的旺盛吃口和衝擊力不同,春季青魚的食慾相對還比較低,爆發和衝力也不可同日而語,此時作釣我們儘可大膽地縮小限線號,具體根據魚情而定。江南地區很少有水庫可以釣大青魚,一般的池塘對付十斤左右的青魚主線3-4號、子線2-3號足矣;十五斤到二十斤左右的青魚相應放大線組1-2號;三十斤以上的大青魚要用6號線以上的主線對付了。

  春季釣青魚的用鉤也頗有講究。小編和朋友們仍舊選用5號以上的大鉤作釣。大魚一旦咬鉤,大鉤子的優勢不言而喻,能有效地刺中目標。提醒釣友的是子線的長度應在40釐米以上,且雙鉤的鉤距應放大,上下鉤保持一指的間距為好。對付此時極為謹慎的青魚,長子線具有更好地隱蔽性,長鉤距又能有效的避免中魚後雙鉤纏繞難以遛魚起魚的情況出現。

  釣法採用長竿***7米以上***雙鉤懸墜釣法,建議適當放長主線長度。小編經常採取帶鉤調平水或1目,雙餌到底***一鉤觸底易購稍稍離底狀態最好***釣2-3目。很明顯春季釣鈍是為了提高命中時候的高峰,吃口較輕緩移動會有相當長的間隔,短則幾秒,長則幾十秒,切不可超之過急,以免造成吃口不正或者驚擾到目標。春季釣大魚全憑誘魚得當,穩紮穩打,腥餌作釣難免會招致小魚鬧鉤,釣靈顯然是不合適的選擇。

  春季釣魚小建議

  水深

  清明前選1-1.5米深的淺水處做釣點,因為此時深水處水溫還較低,魚兒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淺水處活動;清明後可在水深2-3米處放鉤,因為此時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魚兒喜愛棲息的地方,當然還應根據當時的天氣來決定。

  選擇釣點

  釣點的選擇對春季垂釣特別重要。在地勢上,宜選沿岸較彎曲的回水處,是魚兒最愛棲息、洄游、逗留覓食之處。

  水草也並非越多越好,密度過大處陽光被水草遮擋,水面陰暗。光禿無草的岸邊也不是魚兒喜歡棲息之處,它喜愛有適度光亮但又沒有強光直射之處。所以春末氣溫已相當高時,背陰的地方就容易釣的多。行家們有句經驗之談,叫做“先陽後陰,先淺後深”。意思是說:初春時應選陽光較充足的淺水處垂釣,而春末夏初時,則應選背陰的較深水域下鉤。

  風向

  春季釣魚選擇釣點時還應照顧到風向問題。在初春階段,迎風處很難釣到魚,而到了春末以後,在風和日暖的時候,迎著微風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層層的細浪,風還會把浮漂的餌料吹移到岸邊來,這就會引來很多的魚覓食。因此,這個時段迎風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極為理想的下鉤處。

  對落鉤點和垂釣時間的把控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釣魚,落鉤點離岸的遠近也應根據時段有所改變:初春時氣溫較低,宜將魚鉤落在離岸較近的水域。而春末時節及此後一段時間內氣溫較高,就應將魚鉤甩放的離岸遠的水域中,因為此時魚兒喜歡在較深的水層中活動。

  總之,應根據氣溫的變化而決定下鉤的深淺和垂釣的時間,如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氣溫相對較低,下鉤點應選在離岸較勁的水域;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氣溫較高,則應改在離岸稍遠些的水域去釣。以上只是指有陽光的日子,如果在沒有太陽的陰雨天,就都應在靠岸較近處下鉤。

  釣具的選擇

  春釣使用的釣具,一般採用較軟的手竿,長度以5-6米為好,釣線不宜太粗,可用細些的,魚鉤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質的或塑料的輕浮漂。

  餌料的選擇

  至於餌料的選擇,最好有蚱蜢、骷髏等昆蟲,如不易捉到,則用紅蟲、蚯蚓、精豬肉也很不錯,總之,應以葷餌為主,也可帶些有香味的糧食。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