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派技擊拳法的要義

  功派技擊拳法的由來人生苦短,要做的事很多,而武學作為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要想學好它並非易事,小成三年五年,大成須八年十年。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目前,武術技擊盛行散打和徒手格鬥兩種。競技散打已成為趨勢,它有嚴格的規則,以保障在對抗中對人體不造成太大傷害,屬於體育比賽專案。徒手格鬥即打鬥,屬街頭格鬥術、軍警的格鬥術和擂臺比賽技法等範疇。本書所講的功派技擊就屬於徒手格鬥型別的一部分內容,可以在散打比賽中使用,但大部分是競技散打所不能用的,而是在自由搏擊時所用。

  雙方隨遇爆發的碰撞稱之為擊打,互相有目標的攻擊稱之為打鬥。武術技擊的實質就是打鬥。打鬥不是太極推手練習或腿手磕碰練習,也不是事先設計好的程式化的擊打,更不是練得苦、打得狠、打死拳練習。用再好的文字來指導打鬥,也只不過是打前事先的預估和打罷事後的總結。功派技擊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武術原則,既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不以打死、打殘、打傷人為目標,也不只是為了鍛鍊強身,而是用之沾手即來,不用則可藏之身上,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防身禦敵之術,是高品位的、理性的出擊,保證在任何場合,瞬間一下、兩下就結束戰鬥。而在散打場上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儲存實力,力圖在時機到來時突然進攻,給對方以重創,或者把對方打下臺去。

  功派技擊的目的在於保護自己,制服敵人。功派技擊的關鍵是得機、得勢、得手和發力。功派技擊的形式有攻擊和反攻擊。任何一種嚴密的防守都會被縝密的攻擊所打破,純粹的防守等同於捱打,所以說功派技擊強調攻即是防、防便是攻。功派技擊的不傳之祕是運動和打鬥法則的結合。功派技擊的臨場發揮是靠平時千錘百煉,在許多次敵對的交鋒中打出來的。武術散打就是靠一定的技術法則訓練和實戰練出來的,徒手格鬥更是離不開實戰。

  雙方對峙就預示著格鬥的開始。技擊千變萬化,不拘一格。對視不只是二目相對,還要以眼神的威懾,以氣勢逼人,透出殺機,使對手驚心喪志。無精無力的人就不知格鬥的精髓。
 

  

  格鬥中可以調整位置,把距離移動至與敵距離相宜的位置,基本上可上拳和上腿,而後依勢隨形變換。步法的位移是選定打擊目標和打擊要害的關鍵。距離感、時間差、打擊力度都取決於步法的正確與否。定步出手應視為錯誤技術。打沙袋可作為拳腳打擊力度的練習,只有經常將踢腳靶與人交手練習相結合,才能更準確地在實戰中調整方向、身形和步法的節律,使三要素運用得當。因此,靈活多變的步子是高超的一種技能,過去常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之說。

  攻擊時要前後呼應,首尾相接,上打下隨,下踢上防,忽上忽下,每個動作力求穩、準、狠,併為下一動作創造再次進攻的條件和機會。

  攻擊的情形分為以下幾種。

  1、先發制人

  即打上門去,屬於直接攻擊,位移攻擊,有目標地用硬拳狂轟濫炸。第一次攻擊應使對方措手不及,心中驚顫。先發攻擊的關鍵在於制動,遏制對方使之不能有效反擊,待對手定勢定位已應手晚矣。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就是這個道理。攻擊靜止的目標,先發制人貴在搶位得手。功派技擊的劈拳、蓋拳、橫勾拳就是先發制人的常用技法。

  2、後發制人

  即等客上門,關門打人。待對手一拳打來,前力剛過,新力未生,破綻露出,出現空當,這時,後腿要立即驅動,前腿先至,一擊必中。無論哪種打法,在對方出現空當後,我方驅動後腿,跟步而上,隨勢打勢,架、攔、壓、撥,乘擊而發,必致敵於“死”地。後發制人的第一次攻擊貴在直接殺傷敵人,屬於近取目標,對攻擊武器的打擊力求一擊必毀。承接攻擊、位移攻擊、讓位攻擊都可應用。功派技擊的橫彈拳、炮拳、搖閃鑽拳等也都可應用。

  3、後發先至

  即半途迎客,屬於阻擊、截擊,是中線攻擊,承接攻擊,易位攻擊。後發先至是拳家高手的手法。後發先至,即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動在人後,意在人先,以敵方進攻的武器為攻擊目標,中途截擊而後再擊要害,這是高超的打法,看似危險,實為安全,打擊力度大,準確性更強,是同動近取,舉手必得。舉手必得彷彿是虎口拔牙,實屬趁火打劫。這種承接攻擊、中線攻擊的要領在於時機的把握,在對方剛剛啟動或發力之前,瞬間打擊之。高位打法的直破直、擺破擺,拳不插不靈,蓋即打、磕即打。功派技擊的蓋拳、託佛手、橫勾拳、劈拳以及中位的雙撞拳等都可運用。

  在實戰中,沒有固定的格鬥公式,敵我雙方機會均等,出手戰機要憑直觀反應和第六感官的反應來作判斷。攻擊和反擊的隨遇性是很重要的,但是成敗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實力和水平,在很多情況下,是對手的到位正好使自己得手,但也可能由於自己的到位而使對手得手。格鬥實戰憑的是實力,靠的是反應速度、打擊力度,而不在於誰先進攻,誰後進攻。兵家的“兵貴神速”,正是格鬥場上應用的要訣。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承接攻擊、襲擊、位移攻擊等等都講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格鬥沒有固定的格式,不會有也沒有時間臨時來佈局。如果定位出擊被視為錯誤出擊,那麼原位直接攻擊則是實戰中最見效、應用最得法的攻擊。如果功底深厚,原位直接攻擊就是最常用的手法,以逸待勞,因為任何重新調整打法都是生死格鬥場上所不允許的。敵我雙方都在期待著一下制服對手,遊離的打法會給自己造成一系列的未知數。

  格鬥要有勇氣,蔑視對方。任何精神不集中,擾亂心理的環境,每一招式的變化稍有懈意,都會給對方造成可乘之機。好比說,先聲奪人,給予對方一驚,手腳的擺動、移位擾亂對方心神,挑逗對方,使對方出手再打是可運用的。因此,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人性靠勇氣,技擊靠實力,方法憑智慧,用心打人,用意打人。

  總結起來,功派技擊的要義是:整體發力,同動近取,先聲奪人,奪臂阻膝,見手破肘,腿打膝分,逢打便拿,逢踢便摔,逢摔便坐;步要疾,手要快,見縫插針,寧思一寸進,莫讓一絲慢;半步上得手,絲寸中轉化;當場不讓步,舉手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