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自我介紹範文

  自我介紹是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最直接的手段,然而,自我介紹內容往往隨場合的變化而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叫劉暢,劉暢的劉,劉暢的暢。幼年時曾作過許多色彩斑斕的夢,當個播音員、或者當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是我最大的夢想。於是,我利用一切機會學播音,練演講,說相聲,打快板,表演舞蹈,主持節目。我參加爸爸所在部隊的春節文藝晚會,我表演的快板書繞口令受到戰士們的熱烈歡迎。我深深的知道,作一名合格的播音員或者電視節目主持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成長的道路上會有成功的喜悅,但更多的是失敗的沮喪;會有收穫的幸福,但更多的是耕耘的艱辛。但我有勇氣、有決心去面對這一切。於是,今天,我站在了同學們中間。我和在座的同學們一樣,渴望展翅高飛,渴望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施展才華的更廣闊的天地。我想,有耕耘就會有收穫。未來的四年裡,由各位老師的傾情傳授,我們一定會有一個無限美好的未來。

  篇二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XXX,漢族。我的個子不矮,但和班上的高個兒比起來,就遜色多了。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我今年也是18歲。我的缺點。主要是作事不麻利,自覺性不高,對自己的事不上心。上六年級的時候,學校就在我家對面。我卻常常是七點半起床,要做半個多小時的準備才能出門,還經常遲到。因此同學們叫我“遲到大王”。

  現在,最起碼六點多就要起床,才能有足夠的時候吃飯、坐車等。這對我是個挑戰。不過,我一定要借這個機會,改掉我不麻利的壞習慣。另外,自覺性不高,上課不免做些小動作、講話。前幾天大家都參加了軍訓,站著要一動也不動。我感到通過這次軍訓,我的自覺性有所提高。我也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改掉這個毛病。對自己的事不上心。我在當數學課代表時,有好幾次本子忘發,作業沒收齊,捱過老師不少責備。我也希望改掉它。我有決心改掉我的缺點和壞習慣。 我的優點:我和很多同學一樣,也找不出我的優點。我和父母討論之後得出:較有上進心,較樂觀。至於我更多的優點,就靠大家的發掘了! 我的興趣愛好。我比較喜歡游泳,踢足球,也對軍事感興趣。如果誰和我“志同道合”,就可以找我交個朋友。對未來初中生活的期望。我希望能在這4年裡快樂地度過,能和同學們結下深厚的友誼,能從老師那裡學到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我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我,喜歡我,也希望同學們能團結友愛地度過這4年。

  篇三

  大家好,我叫劉長清,來自濟寧鄒城。孔子和孟子都出生在我們家鄉。***掌聲……***所以,我們那裡又被稱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我這個人小毛病很多,想必大家有所聽說。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告訴我一聲,我會改正。在大學裡,第一要學會做人,我要改變自己。在座的都是青年才俊,有句話是這樣說,我要向大家學習。

  前面同學有人談到專科和本科的關係,並引經據典,闡述觀點。這令我想起清人龔定庵的一句話,是“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傳人可知”。科,就是科舉,高考前身。舉個例子,我劉長清是煙大的輪機專科,以後我厲害了,煙大的名氣也高了。***笑……鼓掌……***一個人什麼沒有,只好對別人說,自己是煙大的本科生。這樣的人我們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來到煙大,我很喜歡這個校園。輪機,好。我在瀏覽資訊時看到這個專業,覺得很好,很適合自己。我來自農村,雖然很胖,家裡也不富裕,所以應該能吃苦。

  我來此求學,希望能得到師長和同學的教誨。我要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很充實,不要空虛和無聊;我要時刻保持一種“飢渴感”,對知識的飢渴,對生活的飢渴。我認為出海有個很好的好處,可以給我一個空間,讓我靜下來,讀書。我不知道能不能帶些書到船上。但我曾幻想,自己在海風中看書,在海浪邊寫日記。我比較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感覺這樣的生活很理想。謝謝大家!

  篇四

  **,198*年*月**日出生於**省**縣。從小與土地親近,與自然感情之久毋庸置疑。讀書生涯以母親的《中藥學》和父親的《儲糧害蟲》發端,與生物學結緣也始於此。

  接受了正統的十二年中國基礎教育,十二年寒窗乏善可陳。初中兩次參加中學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分別取得省區一等獎和特等獎。高中三年,平心而論只拼了半年,用減肥八千克換了一張總分623的高考成績單。懷著對生物學的一腔熱情,力排眾議報考了**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並被錄取。

  進入大學,發現理想中之自由開放的象牙塔仍遙不可及,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如鰍得泥”。雖然與中學相比,課程的負擔不止增加了倍餘,但我更喜歡這種忙碌。基礎課的教學,應該不能算得上理想,我想這是國內多數大學的通病。不過,課程本身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我對教學方式的不滿。雖然沒有在拿到全部的優秀,但也算是順利通過。英語輕鬆拿下四級六級,也似小馬過河,不是一件異常恐怖的事情。

  在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之餘,課外閱讀成了我的最大愛好,三年間省下了別人喝咖啡的錢全部買了書。01年北京,02年上海,每次都把錢包裡的錢換成了更加充實的書包裡的書。至今,床頭的三層書架全部塞滿了各種生物學讀物,被同學戲稱為山大圖書館生物學分館。為了及時瞭解科技界特別是生物學界的動態,各種雜誌成了我最大的涉獵品,《science》《nature》千金難求,《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三年來一期不缺。

  在學校,最大的樂土莫過於實驗室,即使基礎實驗成了理工科學生最為詬病的孱頭。雖然無法完全掌控實驗,但我力爭求變,看到自己的思想被證實或被否定,實在是一件樂事。兒時與土地的親近和十幾年“住院”***live in the hospital***生活讓我對實驗操作本身頗有體會。特別是動物實驗,被同學叫去在扎滿耳孔的兔子耳朵上尋找“立針之地”的往往是我。三年來,十幾門實驗課,門門都是優秀,每每成為實驗同伴偷懶的理由,這也是大學時光裡的一個美好的回憶。

  閒暇之餘,背上帳篷和睡袋,深入濟南南部的山山水水中,雖然沒有云南風光旖旎,還是能尋找到一份城市中失落已久的難得清靜。帶上地質錘和放大鏡,張夏、山旺,都是好去處。和奧陶紀、寒武紀、第四紀的生靈們打個招呼。雖然還上升不到分子的水平,也算是對進化的小小研究了。

  說到進化,2003年的春天,非典疑雲籠罩京城之際,我和幾個朋友受邀到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與南京大學、天津大學的朋友一起參加關於恐龍滅絕的話題的討論。我們提出的復原恐龍生殖生態模型的觀點得到了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和甄朔南的一致肯定。從北京趕回濟南後五天,非典隔離開始。同樣因為非典,中央臺的節目錄制陷入停頓,我們的節目“有幸”被重播四次之多,希望我們的觀點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不過,比之討論恐龍滅絕,我更喜歡探討生命的誕生。在這裡,進化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課題,更是一個哲學命題。我對進化生物學及進化基因組學的認識將在下面的一篇小文中展開,在此就不加贅述了。

  最後,三年大學生活行將結束,未來的研究生生活即將展開。對我來說,中科院系統始終是我的唯一選擇,我需要的是一個純粹的研究氛圍。昆明動物所正是這樣一個地方。不管是我目前主攻的動物發育方向,還是我的興趣所在--進化生物學方向,昆明所都有國內頂尖的教授和實驗條件。如果能有幸成為昆明所的 一員,在如此優秀的研究條件下工作,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