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堅持與成功的名人故事

  堅持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堅持是走向勝利必走的路線,堅持是許多人獲得勝利的祕訣。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心想,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這時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8成。

  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堅持了?”整個教室僅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日後成名的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柏拉圖。

  世間最難的事是堅持。成功在於堅持。

  篇2

  創業是很多“拼二代”的夢想,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的“拼二代”,他們心中總是湧動著無限的激情,他們總是希望能夠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於是,在創業的路上,懷抱美好的願望,他們風雨兼程,不怕任何的困難。

  孫竹林,30歲,父親是鎮上中學的普通校工,母親是一名平凡的家庭婦女,沒有父輩蔭澤的他如今卻在合肥擁有兩家汽車美容維修店,月收入達7萬元。和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相比,也許他算不上成功,但對於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來說,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月入7萬元已經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2000年,當同學們還在高二的課堂上發奮學習時,孫竹林就已經坐不住了。學習並非他所長,他不願意混到畢業然後託關係找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高二還沒念完,孫竹林就跑出去自謀生路了,他到煤場打過工,在理髮店當過學徒,可一輪折騰下來,他發現這些都不是他的興趣所在。沒有興趣的工作堅持不長久,雖然書念得並不怎麼好,但他卻懂得這個道理。後來他跟人學起了汽車維修,沒想到這份工作他是越幹越起勁,用他的話說,感覺自己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為了學技術,2001年,孫竹林北上山東,一學就是5年。在濟南當學徒的日子裡,他一天就只有3塊錢伙食費,每天只能啃饅頭吃大白菜;沒錢買專業書,他得空就往新華書店跑,一看就是一天……回憶起當時的種種努力,孫竹林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麼不愛學習這麼坐不住的人居然能靜下心來看書,能忍受這麼艱苦的環境,並且樂在其中。現在回想起來,他很堅定地說:“是興趣,只要是你愛的工作怎麼也不覺得累。”

  2006年,孫竹林學成回到合肥,給別人打工,一個月才掙200多塊。這時他已經有了打拼創業的想法,可就這點工資何時才能圓夢呢?聽說給人跑場子賺錢快,他便辭職給人跑場子,哪裡有活一個電話,他立馬趕過去。這樣起早貪黑地幹,他每月可以賺到七八千元,這些錢,成為他創業的啟動資金。

  有了錢,有了技術,孫竹林開店了。沒成想,幹了一年多,正待生意逐漸好轉之際,店門口開始修高架了,這可怎麼辦?有人笑他倒黴,有人勸他趕緊放手,可他卻不以為然。雖然這個店不能再開下去了,但他覺得自己積累了經驗,拓展了人脈關係。處理完這一攤事後,他重整擊鼓,另外選址重新開了一家規模更大的店。沒錢,找家裡人借,甚至借到了妻子的孃家,當時的7萬元錢,對於農村的家庭來說是非常大的一筆錢了。有人勸他不要玩火自焚,最後可能欠一身債,可孫竹林卻從沒想過要放棄,也從沒想過還不掉這些錢,他執著地認為認真幹就一定能成功。

  就這樣,憑著一股衝勁,孫竹林的店裡慢慢從他一個人發展到五六個到七八個再到如今的三十多個員工,他成功了!現在,他把年邁的父親母親從農村都接到了城裡,老人家感嘆,村裡的大學生如今還沒能讓父母享福呢,他兒子卻做到了,兒子的奮鬥讓他們跟著享福了!看著父母樂呵的樣子,孫竹林很欣慰,他知道,如果他不打拼不奮鬥,可能他現在還在那個小鎮裡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對於他的成功,他總結了一句話:“選擇好你喜歡的,然後堅持下去。”是的,樸實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成功的祕密所在。

  篇3

  一個少年聽說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雲來到自己的學校演講,就特地趕了過去。恰好馬雲的演講中有一個互動環節,請聽眾提問,馬雲現場解答。於是,少年提出了鬱悶了很久的問題:“我努力學習,成績也算中上等,可是在班裡還是默默無聞,沒人注意到我。雖說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塊金子,但我把自己當金子看待,每天起早貪黑,勤奮努力,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可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得到同學們的賞識呢?”

  馬雲略一思索,微笑著說:“你給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呀,你不要把自己定位為金子。”

  少年問:“那定位成什麼呢?”

  馬雲說:“你要把自己定位為一粒種子。”接著,他解釋說,“是金子固然總會有發光的那一天,但金子是被動的,它不會自動掀掉埋沒在它身上的泥土,它需要被挖掘和發現。如果永遠沒有被人挖掘和發現,金子就會終生被埋沒在土壤中,永無出頭之日。人生有限,我們耗不起呀!因此,當我們遭遇埋沒時,不妨做一粒種子,主動把埋在身上的泥土,當作是激發自己成長的土壤,不斷汲取養分,積蓄向上的力量,讓自己的夢想生根發芽,用不了幾年就會成長為一棵高大的樹。你想想,一棵高大的樹聳立在眼前,誰會視而不見呢?”

 

看了的人還看了:

1.10個堅持不懈走向成功的名人小故事

2.名人堅持成功的事例6個

3.名人堅持夢想成功的事例15個

4.關於名人堅持與成功的故事

5.名人走向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