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的電影及人生

  繼2013年創下華語愛情片票房神話後,原班人馬再聚首打造出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於4月29日院線上映後,再一次獲得廣大影迷的好評,而男神吳秀波則更加讓粉絲們著迷。3年前在《北京遇見西雅圖》中,吳秀波可以每天早晨跑幾條街,為湯唯買最愛吃的豆漿油條。3年後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他和湯唯的相遇、相戀又會進發的火花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們。

  吳秀波老師,一位傳奇人物,他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演員,更是一位娛樂圈的哲學家。他的帥他的萌他精湛的演技吸引無數觀眾的眼球,而讓我為之著迷的卻是他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詮釋,這就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

  所以,我就有了一個想法:把他說過的關於感悟生活富有哲理的話收集起來,一是我們可以有一個共同的話題暢所欲言,二是可以讓和我一樣初進入波吧這個大家庭的新朋友對吳老師有更全面的瞭解,三是從他的心路歷程給我們更多啟發,也可以作為將來的紀念。

  出演<黎明之前>他說過:”我演的這人叫031,但他天天做著劉新傑。我喜歡這個人物的生存狀態和宿命感,至少在我身上能夠找到共性,如果有一天我不演戲了,說殘酷點,可能我和家人都會捱餓;而他, 如果不演戲,就會面臨生死風險,面臨無法完善自己的信仰,無法繼續執行潛伏任務。他是一個偉大的戲子,而且他的表演不在於被人觀看,而是永遠不為人知。”

  ”理解朋友是應該的,理解父母是天生的道義,理解伴侶說明你對會生活有涵養,理解對手是真正的漢子。”

  吳秀波:迷茫的一代

  ”我當過'憤青',我當過自以為是的藝術人,我當過特屌的演員,我當過很多莫名其妙的人。我現在知道我是我父母的孩子,是我孩子的父母,我知道還沒有真正找到可以不畏生死的信仰,我知道人的一生不光有開著機器喊'開始'和'結束',我知道晴著天的下午和陰著天的早晨,我知道所有這些時間我都需要安度。”

  ”聽書看戲不當真,它都是假的事。一個真實活著的人,能夠對一件假的事保持一輩子的樂趣,那麼,這個人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一場戲喊'開始'的一瞬間,每個演員都有一千萬個雜念,所有這些雜念讓你不能夠專注的全來源於生活的本身。首先需要改變的不是劇本,不是臺詞,不是故事的框架,不是劇組的環境,你要改變自己那顆心,你要讓它變得象孩子那樣,對任何風吹草動有所感悟,有快樂的感受和表達的慾望,這是一種至真至美的幻覺,這也是我覺得所有求悟生死的人要領悟的一件事情,所以,聽書看戲是樂趣,演戲是修行."

  ”那是個非常快樂而純真的年代,那個時候女孩喜歡一個男孩只是因為你穿了一件白襯衫,不會因為你有多少錢。我如果到現在為止還能維持那時候的生活狀態的話,我絕不會做演員,我非常喜歡那時候的生活狀態,到現在依然常留戀。我每天晚上想唱什麼唱什麼,我自己決定,底下的人你們愛幹嘛幹嘛,但是我相信一定會有人給我花兒,一定會有人喜歡我,也一定會有人為我鼓掌,你們玩你們的,我唱我的。如果我翻跟頭,底下也有人鼓掌的話,我就會一直翻跟頭。”

  ”那時候我就覺得所有的年輕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年輕人碰到的不是飢餓,是無望。我從小最想去的地兒是大工廠,或者做醫生,我想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對父母有意義的人,但其實我一直都不具備這種能力。我需要表達我自己,表達我自己的感受,我希望我說出來的話,哪怕再小聲也有人聽。”

  “我做這行,是從生意做出來的,我不是個演員,而且我也做過好多其他旁門左道的買賣,所以我知道信譽特別重要,誠實也特別重要,尤其做到現在這一步,我已經衣食無憂了,我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自己簽出去的每一個字負責任的時候,我才真正成為一個男人。”

  “我認定我是個好演員,但是我知道我不是明星,明星叫娛樂主體,演員叫娛樂載體。所謂的娛樂主體就是他不演戲,他結婚離婚,他今天罵個人,一樣能達到娛樂你的效果,而我是一個非常好的娛樂載體,如果電視劇能娛樂你的話,你給我一個角色,我至少讓你看到我這個角色不會後悔。”

  有愛的吳秀波:關於父親、關於兒子

  其實,我沒有認真想過,我究竟要從父親身上繼承什麼或者學習什麼。其實自己有的時候想不明白這是父親的原因還是我自己的原因。父親有時候就象小時候房子裡邊的那根樑,他總是在那兒,所以你有的時候會忽略他的存在,等到有一天他突然不在了,你會想,我是不是應該記住點什麼。我就記得那個時候在上海拍戲,父親去世,然後我要趕回來。我第一件事就想要帶著兒子一起去。兒子會問我,”爸爸,咱們去幹嘛?”我跟兒子說,”爸爸帶著你去送爸爸的爸爸,”然後他又說,”爺爺會去哪?”我說我真的不知道爺爺會去哪,但是早晚有一天,我會去,你也會去。那個時候覺得人生就是父一輩、子一輩、再子一輩,可能這就是輪迴。我知道有兒子那天起,我才能感受到父親留在我身上的東西,沒有兒子時不覺得,開始覺得我跟父親不是一體的,但有了兒子以後,我發現父親在我身上,我在兒子身上,人會變得更清晰、更堅強。

  我一個好哥們,結婚的時候他媽媽哭得很難受,我們只想去勸老人,告訴她這是一件好事,但是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當他在臺上對著天和他爸爸說”爸爸,今天我結婚”的時候,真的挺難受的。我現在唯一的遺憾是我跟兒子交流我感受到的東西沒有辦法跟我父親交流了,這是我特別遺憾的事。

  拍<四大名捕>的時候,一個七十多歲的老演員,鬚髮皆白,我坐在他旁邊,就像一個窮人傍富翁一樣。你知道他有多富有嗎?他比你多了30年的生命。以前我看到步履蹣跚的老人拄著柺杖過馬路時,會心生悲憫,當我懂得以後,我的心裡滿是羨慕。

  慢慢慢慢的孩子在你身邊,看到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我終於看到了榜樣是什麼,就是那個小傢伙,他依舊簡單、善良、勇敢、單純、真誠。所有這些東西我原來都有,就是慢慢的人家告訴你,這個不實用的,換實用的,丟掉太多了。我覺得他是我未來生活的導師,我決定象他一樣活。

  我有的時候總在想,人總在說,我這生過得不好,我下世會有輪迴,我不會死,我會永生,其實我總覺得永生和輪迴不用等到下世,今生今世就看得到,你的父輩,你的孩子。

  我努力的拍戲,可能讓我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學校,或者有一套好的房子,但是各種”好”都不如讓他有一個好的”記憶”好。

  我希望孩子們在人生必要的階段能夠看清自己、能夠看準自己、能夠關照自己,這個很重要。如果他們以後落魄的話我願意跟他們一起去流浪,但這個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和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一個原則,你要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技巧和方法;如果你不尊重他,就不存在任何交流的價值了。

  我享受孩子那種自在的狀態,靠信以為真活著,我挺快樂的。

  正如吳秀波說的,擔當所有的誇獎、批評和委屈,然後忘記,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