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黑板報

  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與學習方法的選擇有直接的關係,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關於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圖片: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1:

  1.理解記憶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背誦課文要儘量運用意義記憶,即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而我們所說的死記硬背這種方法,不僅不好記,而且短時間內會忘掉,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瞭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敘文,可以從瞭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敘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

  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覆朗讀,繼而反覆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驗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訊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訊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

  古人云:“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按照規律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關聯詞提示法

  關聯詞不但能體現複句關係和句群關係,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絡,有人說,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文中有這麼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線兩個分句,表並列關係;第二句中的“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係;第三句中的“故”連線上下兩個句子,表因果關係;“而”連線兩個分句,表並列關係。我們只要把握住這些關聯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係。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難了。

  內容2:

  1、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2、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高爾基

  3、稱讚削弱了勤勉。——塞繆爾·約翰遜

  4、懶人老是找不到給他乾的活。——沃維納格

  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6、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7、子女中那種得不到遺產繼承權的幼子,常常會通過自身奮鬥獲得好的發展。而坐享其成者,卻很少能成大業。——培根

  8、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9、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德懷特

  10、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11、對我來說,一件尚未實現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鞭策。——埃爾溫·懷特

  1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1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5、天才就是勤奮,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如果這話不完全正確,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李卜克內西

  16、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

  17、遊手好閒的人最沒有空閒。——瑟蒂斯

  18、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19、懶惰和貧窮永遠是丟臉的,所以每個人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對別人隱瞞財產,對自己隱瞞懶惰。——塞繆爾·約翰遜

  20、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非常勤勞。你在勤勞些什麼呢?有兩種過錯是基本的,其他一切過錯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懶惰。——卡夫卡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