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健康小知識

  相信你對了解的不多,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一:中老年人健康飲食小常識

  一、遠“三白”:

  “三白”指的是鹽、糖、豬油。要少吃。而“三黑”是指蘑菇、木耳、黑米,要經常吃這些食物。

  對於鹽、糖、豬油,不要單一地拒絕,還是要適當地吃一些。而且,人體需要合理地攝入這三白。鹽一般來說鹽每天不超過5克,每餐裡幫助提提味就行,糖是人體必需的基礎物質,但不能攝入過多。肥肉如果烹飪合理***慢火1個小時***,能使不利於人體的飽和脂肪酸下降。

  二、近“三黑”:

  蘑菇、香菇、黑木耳和其他菌類,都是有益健康的食品。它們也屬於“黑色食品”之類。有人還把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以及海帶、紫菜、烏骨雞等食物都算入“黑色食品”的範圍。

  黑木耳是好東西。為什麼呢?它有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如果每天吃一點兒黑木耳,可以起到抗血管堵塞的效果,成為天然的抗凝劑。黑木耳有補血、活血功效,可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可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

  香菇外皮黑黝,對膽固醇有溶解作用,可降血脂、血清膽固醇。由於其含多量的維生素D,故多食可預防骨質疏鬆。另外,經常食用香菇,還有預防癌症和預防感冒的作用。

  海帶、紫菜屬於藻類食品,富含褐藻膠、碘、鈣、甘露醇、粗纖維、維生素B族等成分,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疾病。

  二:冬季中老人養生小常識

  1.飲食有節

  冬季天氣冷,老人可多吃一些肉類和高熱能食品,以適當補充熱量,但也要適可而止,若過食肥膩,則痰溼頓生,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害無益。冬季可選擇食用苦瓜、白果等苦味食物,而少食過鹹之物,對於養生保健,防患未然都是有一定作用。但如老人體質較好,就沒必要大量進補營養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調節即可。

  2.起居有常

  入冬後,晝短夜長,老人要適應變化,適時增添衣服,調節作息時間。在冬季,老人應睡眠充足且要定時,要“早睡晚起”。一般認為,老人冬天睡眠時間7至9小時為宜。起居有常還包括定時解大便。“欲得長生,腸中常清”。冬天由於上廁所不方便,加上活動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長時間不解大便,腸道會吸收糞便中的有害物質,會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展。

  3.適當運動

  冬季老人戶外活動少,但還是要堅持鍛鍊。冬季晨練不能過早,應在太陽出來後再進行,活動要掌握“度”,“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量力而行,貴在堅持。老人最適宜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可刺激足部穴位,從而起到調整內臟功能的作用。

  4.調攝情志

  要心境平靜,也要注意控制情緒,特別是高血壓的老人,更應注意對情緒的調節。老人要保持青春之心,以積極的、善意的態度看待周圍人事,遇到不順心事,要一笑了之,情緒的樂觀能促使體內的氣血執行通暢,保證臟腑功能的正常。

  5.避免外邪

  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老人正氣相對較虛,隨著臟腑組織的老化,其功能日益衰退,如再感受外邪,發病後病情就會較重。如在傳染病流行時,老人不但感染率高,而且發生併發症的比例也高。尤其在冬季,老年人極易感冒,且常誘發肺炎等。所以,冬天老人不僅要做好禦寒保暖,還要儘量避免到公共場所,外出要戴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