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會害孩子的原因

  俗話說:“慈母懷中出逆子”,講的就是溺愛的害處,溺愛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為什麼說溺愛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導致孩子變得毫無獨立性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希望將一切美好的都給孩子,但是過度的愛會變成溺愛,溺愛多數人都懂得是有害的,但到底什麼才算是溺愛呢?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艱苦經歷的影響,將自己的一切希望繫於孩子身上,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產生了“絕不能讓孩子遭一點罪、受一點委屈”的心理,儘量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對孩子的溺愛可以說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們無時無刻、無代價的愛造成孩子覺得什麼都是理所當然,從而變得自私自利、不珍惜愛、不會給予他人愛的個性特徵。溺愛就是過分寵愛,由著孩子的性子,慣著孩子。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各種不良習慣。還有些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妨礙孩子獨立發展。而導致孩子變得毫無獨立性。

  2、對兒童過度關心的影響

  孩子的衣食住行無不操心,總擔心孩子吃不飽,著不暖,睡不好。每樣都為孩子做得妥妥當當,不用孩子動手。從來不允許孩子單獨行動,在學校附近春遊,父母也要請假奉陪。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每天必到校裡視察情況。只允許孩子跟些成績優秀的人玩。孩子學的,更要操心。從小時候的興趣培養,到入學的學校選擇、老師選擇,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的“智慧”,直到孩子的畢業,專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愛人的選擇,仍在操心當中。

  3、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的影響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溺愛孩子的危害

  1、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於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許有人會說,這個社會就應該自私一點,這樣才不會吃虧,實在是大錯特錯,自私也許能謀一時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業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於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後果難以設想。

  2、孩子性格變得驕橫乖張

  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後果就是驕橫,由於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裡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於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如何才能不溺愛孩子

  1、對孩子不有求必應

  圍繞孩子轉,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這樣只會讓孩子進尺得寸。當孩子提出各種要求時,父母一定要慎重考慮,合理的就滿足,不合理的要硬起心腸拒絕他。

  2、對孩子不過分保護

  孩子只有脫離了大人的庇護,才能夠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勇敢的探索。因此,家長要勇於把孩子推出去,讓他們走出家門,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尤其是夏令營之類的,能夠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志。

  3、儘量避免隔代溺愛

  有時父母教孩子,爺爺奶奶總會護著。家長應該首先和老人溝通好,遇到孩子做錯事時,老人可以到別的房間去或者藉故出去,讓家長單獨來解決。剛開始,可能孩子會繼續哭鬧、扔東西,當發現無人理他時,孩子就會有些恐慌,哭鬧就會減弱,最後可能會主動找家長承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