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樓房中地震如何自救

  目前,城市的高層、超高層建築越來越多,相關安全性問題也備受關注這就使得房屋建築物的抗震效能顯得尤為重要。那麼你知道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城市樓房地震自救策略,希望對你有用。

       城市樓房地震自救策略

  策略一:避震傢俱。

  就是在臥室造一個避震箱子,外觀像一個傢俱櫃子,內部是合金或者合成材料三角架立體結構,堅固無比,櫃子四角的架子可以直頂房頂, 。造成立體頂柱子效果,使樓板不從這裡下砸,就是整體倒下,也是一個密閉堡壘。門永遠是半開的,高處設立拉櫃。放衣物。人進入裡面後後可以站立,立即關閉另外半邊門,同樣密封,有氧氣水食物儲備和通訊氣孔開合的設施。足夠三口之家進入,一週待援。

  策略二:避震床

  其實就是避震傢俱的變種,現在好多家庭把床放房子中間,其實從抗震角度看,這是絕對錯誤的,還應當放在房子一角,做成和古代的雕花大床一樣的外觀模式,只是四角的堅固鋼架都直達房頂並且焊接成一個小型鐵籠子,也可以是合成材料組裝成一個堅固的籠子。裡面同樣是三角架穩定結構,四面受力都被分解,內部堅固無比,外觀巧妙修飾。同樣有水食物氧氣儲備和通訊氣孔設施,就是在夜間也可以安然入睡,床門也是永遠半開,遇到大地震立即關閉密封,水火不懼,待援。避震床的大小顯然比避震傢俱大,造價也會高一些。

  策略三: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

  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例項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儘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裡應儘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四:避震位置至關重要。

  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佈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資訊,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儘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裡,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裡,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五: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

  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儘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儘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絡,除用手機聯絡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開啟手電筒。

  高層建築地震逃生5種方法

  1選擇樓梯逃生,切不可乘坐電梯,因為地震時隨時可能停電,造成被困

  2-3層可選擇跳窗,跳窗時最好能抱上棉被,增加緩衝,減少人體因硬著陸造成的損傷

  3逃出單元門並不代表安全,要迅速的跑到空曠處,如:公園,廣場

  4樓層過高,無法逃離時,儘量選擇牆角或桌子下面躲藏,因為三角形的穩定性是最好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5在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切斷電源,煤氣閥門,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應急避震要點

  1地震發生時,就近躲避

  2震後迅速尋找安全地方躲避。

  如在室內,樓內中,應選擇小開間,堅固傢俱帝,就地躲藏,尋找及躲避到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如炕沿下、堅固的傢俱下、內牆牆根、牆角、三角空間在物理結構上更為安全,廚房‘廁所等地方相對安全,適合躲避,在平房時,也可跑至室外空曠地帶。

  地震時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燃氣,隨手抓個枕頭或靠墊護住頭部,在安全形落躲避,躲避時不要靠近窗邊或是到陽臺上去,更不要選擇從樓上跳下。

  3如在室外,尋找開闊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的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

  避開高大的建築物;開高聳危險物或是懸掛物,比卡不危險場所,如狹窄的街道等;

  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或是立交橋的上面或下方,避開有玻璃牆的建築。

  4身體應採取的姿勢,儘量保護自己:

  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慌,不要推擠,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