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輪政治複習方法

  政治高考試題更多出現開放式、研究性考核內容,高考二輪政治該怎麼複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的政治複習一般進行三輪複習,第一輪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歸納專題、構建知識體系,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三輪是強化綜合訓練,目的是提高應用能力。從實踐上看,這是一套較為行之有效的複習方法。但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政治高考命題在指導思想、知識範圍、考查功能、命題思路、題型結構、評分操作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堅持政治學科主體知識與政治學科能力相結合的考查方向,即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化已基本成型。因此,高三政治複習方法,也應作相應的調整。那麼如何提高學生分析、綜合、生成的能力,進行有效的高三政治二輪複習?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方法:夯實基礎

  近幾年來,我們在主觀性試題的失分統計中發現,越是基礎的題目,反而失分越嚴重。例如,2008年的江蘇卷第11、13、16、24、27題,2008年廣東卷第8、14、22、36題,2008年海南卷第1、5、12題,這些試題所考查的知識,基本上是所有老師在引領學生複習時,強調的重點,但學生就是答得不理想。因此,在高考複習中應始終把基礎知識的複習作為第一要務不論是第一輪還是第二輪,要求學生在基本知識的理解、運用及整合能力上下工夫。在複習中,抓基礎知識的落實,主要做以下三項工作:

  1對知識點的把握要“全”。就是要全面地掌握《考試大綱》所列考點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等。只有如此,方能“以不變應萬變”。試題無論怎樣的新、奇、巧,終究“萬變不離其宗”,因此,複習過程中只能是“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即以《考試大綱》為綱要,以課本為根本,打牢基礎,切忌根據自己的猜測隨意取捨。

  2對知識線的歸納要“清”。所謂知識線,就是把各知識點按一定的內在聯絡串聯起來,形成基本線索。弄清各知識點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弄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結構,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否則,零散的識記肯定是不牢固的。即使知識點背得很熟,在解答具體問題的時候,由於資訊庫的知識點沒有成線,處於零亂狀態,難免會產生疏漏。

  3對知識面的輻射要“寬”。知識面是由許許多多的知識點和知識線有機聯絡而形成的知識層面。即在點線複習的基礎上,把教材的內容按性質或特徵分門別類,並在各個類別中劃分出若干層面,做到“縱橫”延伸和輻射。從縱向來說,首先要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與哲學的內容分別融會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橫向來說,關心時事政治,關注社會熱點,也不要放棄冷點,用複習到的理論分析現實鮮活材料,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把握,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方法:知識網路

  近幾年新課改地區政治高考題形式不斷創新,通過資訊題、表格題、情景題、詩詞題、多元解釋題、綜合探究題等多方位考察學生的理解、收集資訊、比較、分析、歸納等能力,很好地體現了“以思為旨”的政治教育目標,因此,在專題複習時,我們應注重啟發思維,在對課本知識系統化、揭示同類知識、專題知識的內在聯絡和相互影響,並且在形成專題知識體系結構的過程中,提高政治的分析、綜合能力。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方法:專題結構

  2008年的江蘇、山東、廣東、海南和寧夏的高考政治試卷就能非常明顯的體現了新課改“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的精神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重在考查學生對當今社會史實的理解,對已學的知識點的運用。旨在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答案生成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例如2008年江蘇卷37題,本題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對學生的影響著手,考查對身邊的事、物的觀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從命題的角度看:它符合貼近學生實際的原則,但是能力卻不低,要求學生從感受奧運的氛圍中去領悟這種氛圍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的影響。這是最主要的,也是我們舉辦奧運會的目的之所在。

  從對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高考要求學生所具有的能力與平時老師所要求的能力是有很大差別的,對於有些方法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備考過程中,我們要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強化,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材料加以分析,以此來鞏固對知識點的應用,我們稱為“觀點—材料”。而高考則剛好與其相反,是先給你一則材料,讓後叫你用所學的知識點加以分析,我們叫做“材料—觀點”。從表面上看僅僅是先後順序的差別,但對學生的要求卻很不一樣,這不僅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非常熟悉,而且對每個知識點怎麼用認識也要到位,否則學生就會失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學習中要多多注意,用已學的知識對身邊的小到同學之間的瑣碎小事,大到國家的大政方針都要仔細留意、去觀察、去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方法:分析綜合能力

  時政材料與課本知識相結合是政治學科的特點。這一點備受高考命題者的青睞。在每年的高考試題中,單純考查時政的可以佔到10%左右,而隱性考查學生對時政瞭解、把握的卻佔得相當高。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方法:訓練

  培養能力是課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試知識範圍”規定了考試的廣度,“能力要求”則規定考試的深度。因此,在堅持基礎知識為第一要務的前提下,強化能力訓練更是“謀分之基、創新之源”。

  有資料顯示,學生高考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①審題不仔細;②書寫不規範;③思維不靈活;④表達不清楚;⑤基礎不紮實;⑥答題抓不住要點,不能規範使用專業術語。這六大帶有共性的失分因素,從能力角度看,集中表現為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差;落腳在具體題型上,主要是主觀性試題。很多同學對主觀題有一種恐懼感,常常得意不得分。為此,在複習中,要努力強化這兩方面能力的訓練,突出思維能力,突破錶達能力,同時必須要明確,這兩個能力都是建立在對知識有全面透徹掌握的基礎上。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