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中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

  在緊張的語文備考過程中,一定少不了一些試題卷的題海戰術。所以,認真地對待每一份語文試卷吧!你真的可以從中收穫不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年,歡迎閱讀!

  2017年

  選擇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全市上下眾志成城,誓把襄陽建設成漢水流域中心城市。

  B.吳銘輝三度割皮救父的孝義之舉,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C.今年3月,昆明火車站發生了石破天驚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

  D.對於馬航MH370客機的離奇失蹤,人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項是*** ***。***2分***

  A.選擇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現代人良好文明素質的重要標準。

  B.徜徉在襄陽護城河邊,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這次研討會,大家對如何提高學習效率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D.各級政府應積極採取措施,防止校園安全事故不再發生。

  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倡導“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時代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從遠古時代的“孝感動天”的舜,到“親嘗湯藥”的劉恆、“賣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溫衾”的黃香……不勝列舉。

  ⑤我們國家是有著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孝行”貫穿整個社會發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現代文閱讀

  閱讀說明文《“低頭族”,你錯過了什麼》,完成後面題目。***13分***

  “低頭族”,你錯過了什麼

  ①好萊塢動畫大片《機器人總動員》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時人們的生活:那時的人類文明高度發達,但由於過度依賴智慧裝置,人們都變成四體不勤的大胖子,每時每刻面對的只有一個支在他們眼前的電腦螢幕。除了和螢幕對話,他們不懂得如何與其他人交流,甚至離開螢幕就幾乎無法生存……他們就是傳說中的“低頭族”。

  ②事實上,世界各地智慧手機普及之處,地鐵裡、公交車上、工作會議上、課堂上、餐桌上、排隊時,甚至駕車時,總有很多人低著頭,手裡拿著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手指在觸控式螢幕上來回滑動,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發亮的方寸螢幕上,對身邊的世界漠不關心。

  ③首都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77%的人每天開機12小時以上,33.55%的人24小時開機,65%的人表示“如果手機不在身邊會有些焦慮”,超過九成的人離不開手機。智慧手機帶來的負面作用,現在已經開始顯現了。

  ④發表在《驗光和視覺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通過手機閱讀文字資訊或上網時,眼晴會比手裡拿著一本書或一張報紙離得更近,這意味著,眼睛聚焦手機圖文更費勁,更容易導致頭痛和雙眼疲勞等問題。

  ⑤長時間使用智慧手機,會導致眼部結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現刺痛、流淚、畏光等症狀。而長期低頭看手機還會引起頸椎問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低頭就可引起頸部的疲勞,時間長久會引起椎間盤退型性病變、骨質增生,進而壓迫血管和神經。此外,長期玩手機還會引起失眠、聽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問題。

  ⑥因專注於手機而引發的各類事故早已不是新聞。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機導致人們左右看的機率減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機率增加了43%。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統計顯示,因專注於手機而導致的傷害事件近年來明顯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機而受傷,2010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學者警告說:如果這一趨勢繼續發展的話,類似的傷害事件將在未來5年增長一倍。

  ⑦埋頭於網路世界,帶來的不僅是對身體的傷害,還有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2012年10月,青島市民張先生與弟弟妹妹相約去爺爺家吃晚飯。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面前的孩子一個個拿著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後,一怒之下摔了盤子離席。

  ⑧有媒體評論稱:老人摔盤離席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典型切片,手機引發的各種情感危機,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不斷重複上演。沉醉於手機的虛擬空間,消解了社會倫理,致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隔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網上廣為流傳的這句話,反映了人們對人際交往中手機這個角色的複雜心態。

  【小題1】選文開頭由好萊塢動畫大片《機器人總動員》寫起,有什麼作用?***2分***

  【小題2】文中第⑥段畫線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小題3】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麼?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4分***

  【小題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能否刪掉,為什麼?***2分***

  除了和螢幕對話,他們不懂得如何與其他人交流,甚至離開螢幕就幾乎無法生存……他們就是傳說中的“低頭族”。

  【小題5】《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說,“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請以手機為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閱讀記敘文《渡》,完成後面題目。***13分***

  渡

  斜陽西下,草長鶯飛。水光瀲灩中,一江綿延,反照著天際火紅的晚霞。

  渡口處,木船橫斜。

  江邊蘆葦如密密叢林。驀地,“撲喇喇”從蘆葦叢中飛出幾隻水鳥,如受驚嚇般,停落水面時兀自驚慌地左顧右盼。江面被衝蕩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陽隨著水波不停地跳躍著。

  柱子的脣角有了笑意,張開眼,站立起來,把篙子撐入水中,一使勁,船就靠近了岸邊。

  岸邊,卻沒有了往日歡快迎接自己的婉兒。

  想到婉兒,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濃了。“我們倆來拉個鉤吧,爸爸,你要努力擺渡,婉兒呢,要勤奮學習,做個出色的好孩子。”

  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兒讀三年級了,每年都是學校的三好學生。可今晚的婉兒卻一直蹙著眉頭,一言不語。

  柱子定定地看著默默的蜿兒。婉兒也默默地看著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別人說我爸是***兒。”婉兒摟著父親的脖子痛哭起來。

  柱子愣了,從女兒傷心的眼神裡他讀出了生活對她的傷害。

  柱子的心蹙縮起來。是啊,祖孫三代,苦守住那份承諾,任憑世事變幻。看著兒時的玩伴一個個飛出了山坳,聽著擺渡人不無善惠的揶揄,自己又能說些什麼呢!

  “爸爸呀,幹什麼都好,你就不能丟下那破櫓嗎?”柱子的心在流血。婉兒都三年級了,自己到底給了婉兒什麼呢!一句呼喚,就丟下滾燙的飯碗;一聲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兒娘倆……

  婉兒的哭聲讓柱子揪心……

  為了一紙承諾,爺爺在河上漂了四十載;為了一紙承諾,父親的青春也泡在了河裡……而今,眼見著一座座樓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過了這把磨得光滑的櫓……

  煩惱、苦悶像夏日裡的雷雨,突然潑過來,將心淋溼。

  柱子一聲不吭地坐在孤舟之上,紅紅的菸頭在黑夜中泛著微弱的紅光。婉兒迷茫的淚眼,還有妻兒在田野中孤獨勞作的身影……

  人生的賽跑,有平川坦途,也會撞上沒有舟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生命的日子裡,有晴天,也會有陰天雨天。

  四周是無邊的黑暗,沒有燈光,沒有星星,甚至沒有人的氣息,痛苦從黑暗裡伸出手緊緊地鉗住可憐的生命。

  免費擺渡,也許真的“很傻很天真”,柱子有些躊躇。可就是這把櫓啊,延續了父輩的承諾。

  模糊中柱子聽到對岸有聲呼喚……

  對岸很近,不到半支菸功夫,船穩穩地泊近岸邊。抬起頭,不知什麼時候,一輪皎月給大地灑上一層銀輝。

  人啊,無論生命怎麼短暫,或者漫長,無論人生怎麼坎坷,或者顛簸,都應該有一隻擺渡的船。

  【小題1】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2分***

  【小題2】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柱子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小題3】“柱子愣了,從女兒傷心的眼神裡他讀出了生活對她的傷害。”生活對婉兒造成了哪些傷害?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3分***

  【小題4】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分***

  【小題5】綜觀全文,文章以“渡”為標題,有哪些含義?***3分***

  文言文閱讀

  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10分***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選自《<孟子>二章》

  【乙】《傳》稱師克在和不在眾,此言天地和則萬物生,君臣和則國家平,九族和則動得所求,靜得所安,是以聖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國之小子也,而早喪所天,為二兄所誘養,使其性行不隨祿利以墮。今但貧耳;貧非人患,惟和為貴,汝其勉之!

  ——錄自《三國志·蜀書·向朗傳注引<襄陽記>》

  【註釋】①傳:《左傳》。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這裡指父母。④誘:教導。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以天下之所順 以:

  ***2***《傳》稱師克在和不在眾 克:

  【小題2】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天時不如地利使其性行不隨祿利以墮

  B.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吾,楚國之小子也

  C.環而攻之而不勝而早喪所天

  D.生,亦我所欲也此言天地和則萬物生

  【小題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題4】從內容看,甲乙兩文都強調了“ ”的重要性。甲文以戰爭為例,強調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則從 、 、 三個方面進行了說明。***用原文中的詞語填空******2分***

  【小題5】從寫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統治者 ;乙文則是告誡子孫 。***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詩歌鑑賞

  閱讀古詩《渡荊門送別》,完成後面題目。***4分***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小題1】此詩是詩人出蜀至荊門時所作,首聯 ,頷聯、頸聯寫景,尾聯抒情,含蓄地抒發了 之情。***2分***

  【小題2】古人用語往往一字傳神。“山隨平野盡”句中哪個字用得好?試作簡要賞析。***2分***

  語言表達

  襄陽,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文化繁榮,名人薈萃。讓我們一同開展“腳踏一方土”綜合性學習活動,愛家鄉,更愛腳下的這片熱土吧!***8分***

  【建立我行動】目前,襄陽市正在開展“建立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五城同創”活動。請你仿照示例再擬寫一條宣傳標語,激發市民建立熱情。***2分***

  示例:開展“五城同創”,建設美好襄陽

  【遊覽我介紹】請結合語言環境,將下面導遊詞補充完整。***2分***

  朋友,歡迎你來到襄陽。襄陽已建城2800多年,文化底蘊豐富。在這裡,我們可以觀鹿門寺秀美,讀浩然田園詩篇; , ;品米公祠雅緻,賞米癲米氏雲山。從“清新質樸”的《過故人莊》、“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對》和“用筆豪邁”的《研山銘》中,感受襄陽厚重的歷史文化。

  上午8點,窗外陽光明媚,七年級某班教室仍燈火通明。作為校學生會幹部的你發現後,對該班值日生小華說:“ ”***2分***

  名著導讀

  19世紀的英國文學家 創作的小說《簡·愛》以第一人稱敘述,有強烈的主觀主義色彩,親切感人。女主人公簡·愛人生追求的兩個基本動機是對 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2分***

  默寫

  古詩文默寫。***8分,前4小題每小題1分,最後一小題每句1分***

  ***1***日暮鄉關何處是? 。***崔顛《黃鶴樓》***

  ***2***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3***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4***《<論語>十則》中強調要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句子是“ , ”。

  ***5***自古以來,“詩言志”,大自然的風花雪月成為文人墨客情感的載體、心意的寄託。如《錢塘湖春行》中的“ , ”,白居易借花草表達了對早春的喜悅之情;《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 , ”,蘇軾借明月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願。

  書寫

  下面句子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改正後用正楷字將整個句子抄寫在米字格中。***2分***

  中華戲曲源遠留長,襄陽花鼓異彩紛承。

  根據語境,給下面句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當你的人生遇到風雨時,也許你會徘徊,也許你會啜*** ***泣,但是你要知道,這風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聲去應對風雨,天空也許會在剎那間變得澄*** ***清。

  作文

  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題一:人生,就是不斷地前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以自信的姿態前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以奉獻的姿態前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以閱讀的姿態前行;“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這是以友愛的姿態前行……

  請以“以 的姿態前行”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二:“點贊”,起源於各大社交網站的“贊”的功能。網民對網路上一個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條微博的內容表示贊同、欣賞、支援或聲援,可以點選一下帖子面的“贊”圖示。現在,“點贊”已流行開來,表示肯定、喜愛、讚美這一類意思。

  請以“點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請先在答題卡上所選題號的括號內打“√”,然後再作文。

  ②若選題一,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若選題二,請自擬文題。

  ③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④字數不少於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的人

1.襄陽中考語文閱讀試題

2.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3.2015襄陽中考語文試題義重情深的恩賜閱讀題答案

4.2016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5.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6.中考模擬試卷 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