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網路營銷策略

  目前,鮮活農產品產業發展迅猛,但其銷售卻面臨巨大的挑戰。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閱。

  篇一

  一、鮮活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現狀

  網路營銷在鮮活農產品產業中的應用主要是以網際網路及網路技術為支援,藉助鮮活農產品行業網站、企業網站以及各級政府的農業資訊網,實現雙向的資訊流。即鮮活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加工等企業和果農,通過網路及時、形象地釋出和獲取相關的商品供求及服務資訊。在此基礎上,以B2B***企業對企業***為主要形式,實現網上營銷洽談、網下成交支付。目前,在信用體系和網上支付手段不健全的環境下,這種形式的風險較小,比較適合鮮活農產品內在質量千差萬別、必須感官加以確定的特點。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鮮活農產品產業專業網站大約有40多家。其中,中國果品資訊網等5家網站位列農業100強網站之列。除行業性鮮活農產品專業網站外,還有荔枝、芒果、香蕉、梨、棗等各種單品鮮活農產品專業網站。同時,各地農業網站都不同程度的設有鮮活農產品頻道和專欄。鮮活農產品企業是應用網路營銷的主體,主要是大中城市的鮮活農產品龍頭企業和大型批發、集貿市場。目前,在鮮活農產品產地縣、鎮的一些運銷大戶、專業合作社,也建立了網站,網路營銷正在起步和發展。根據素有“中國蘋果之都”美譽的山東棲霞調查,在大約200家果品商儲公司中,近20%的企業有不同程度的網路營銷應用。但從整體看,鮮活農產品的網路營銷還遠未開展起來,極具發展潛力。

  二、開展鮮活農產品網路營銷的重要意義

  當前一個突出問題是一部分鮮活農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下跌,“穀賤傷農”現象時常發生,農民收入增長減緩。而開展網路營銷,能讓鮮活農產品的生產者以一種新的途徑及時地瞭解生產資訊,根據市場合理地組織生產,避免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不穩定。因此,網路營銷對鮮活農產品營銷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突破鮮活農產品產業發展瓶頸

  我國鮮活農產品產業總量的發展已有相當可觀的規模,且生產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擴大。1978年全國鮮活農產品產量僅為657萬噸,2004年已達到8394萬噸,比1978年增長11.8倍,產值達到1500億元。從1995年起,我國鮮活農產品產量一直穩居世界各國首位。但近年來,許多鮮活農產品品種出現賣難現象,階段性買方市場明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資訊不靈、渠道不寬、流通不暢是主要原因。鮮活農產品產業開展網路營銷可以擴大市場時空

  範圍,未來的發展可以加快加大鮮活農產品市場的資訊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一定程度上突破銷售不暢造成的行業發展瓶頸。

  ***二***節約交易成本,擴大經營規模,促進企業增效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很多研究表明,基於網路釋出資訊和銷售商品,並不需要投資大額的固定資產,而且,由於供求雙方資訊透明、實時和高度的互動性,使得農產品營銷過程中資訊搜尋、議價與監督交易實施等各方面成本顯著降低。此外,一些企業通過開展網路營銷也取得了顯著效果。例如,四川惠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網路營銷,建立自己的網頁,樹立公司形象,網上洽談,改變以往盲目跑市場的情況,節約了成本,增加了定單,2005年的柑橘購銷量是2004年的1.5倍。四川蒲江雜柑合作社開展網路營銷以來,推廣當地優良柑橘品種作用明顯,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連年取得好成績。

  篇二

  加強農戶與外界的聯絡,促進鮮活農產品銷售

  根據鮮活農產品有季節性和不易長期貯存的特點,農戶必須及時瞭解市場資訊和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動向,溝通買賣雙方的流通渠道,儘快將產品順利地賣出去。網際網路能夠及時地將資訊傳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鮮活農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釋出資訊,如鮮活農產品的品種、價格等,同時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瞭解世界各地的市場資訊和客戶需求,根據市場資訊和客戶的需求情況來制定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計劃。例如,近幾年來,上海郊區一些承包土地從事農業生產的外國人,其與當地的農戶相比,除了資金技術上的優勢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加入網際網路,資訊靈通,能按照市場需求資訊安排生產,溝通各種流通渠道,使他們生產的鮮活農產品不僅供應上海市場,而且還能進入國際市場。

  ***一***加快制定鮮活農產品標準體系

  加快制定鮮活農產品相關標準,推動綠色鮮活農產品認證、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促進標準化生產和實施品牌戰略,主要品種逐步實現從鮮活農產品種植到包裝的標準化,著力改善網路營銷的環境。例如,農業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等組織可以和農戶結成穩固的聯盟,實行統一種子、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統一品牌,實施利潤平均化,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來合理安排各農戶的開始種植時間,實現標準化生產和實施品牌戰略。

  ***二***利用農業網上展廳,務實、穩步地開展鮮活農產品網路營銷

  鮮活農產品企業要開展網路營銷,仍以網上營銷洽談、網下成交支付為主要形式,行業組織要推廣相關經驗和加強交流,務實、穩步地開展鮮活農產品網路營銷,這包括營銷導向的企業網站建設和升級、網站優化與推廣、搜尋引擎營銷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嘗試以網路營銷促進鮮活農產品“訂單農業”的實現。

  鮮活農產品企業要特別注意與各級政府的農業資訊網、行業網站聯絡,藉助其比較發達、成熟的網路開展網路營銷。例如,我國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農業資訊網,從農業部到各地方也都開通了網上展廳,用多種文字展示各地名優特新農產品,有很多地方利用網路平臺進行了網路營銷的嘗試,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管是對推介企業還是對擴大鮮活農產品

  市場來說,網上展廳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上交易是一種必然趨勢。而且,網路營銷在發達國家已被廣泛應用,而我國到2004年底開展網路營銷的企業僅有5%,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這就迫切要求我們應加快建立健全我國鮮活農產品市場資訊社會服務體系,為農民及時採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準確的鮮活農產品市場資訊;要儘快開展網路營銷,使企業通過網上展廳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或者釋出商業廣告,擴大企業的知名度。

  ***三***建立有效的農業資訊化培訓制度

  開展鮮活農產品網路營銷,農村和廣大果農不應被遺忘,應建立有效的農業資訊化培訓制度。把農產品營銷主體,即農戶、龍頭企業和營銷中介組織作為農業資訊化培訓的主要物件。在農業資訊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農民科技資訊經紀人的作用,建立專業的農業資訊“二傳手”。這些經紀人,包括農民協會、村級合作組織、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和經營大戶等,在小農戶資訊意識不強、技能不高的情況下,形成“進村入戶”的農村資訊服務中間載體,徹底解決資訊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一方面與農戶聯絡,一方面通過網路、信函、報紙、電話等渠道面向國內外市場,將農民的需求資訊在網上及其他渠道上釋出,聯絡業務,同時為當地農民提供資訊服務。

  ***四***利用第三方物流實現鮮活農產品的專業化配送

  專業的配送中心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能投入大量的資訊基礎裝置,及時地引入先進的管理思想和前沿技術,以一種快速、更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滿足人們對鮮活農產品的需求。農村的資訊比較閉塞,造成了商家忙採購,農民愁銷路的局面。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網路系統,資訊蒐集快,處理速度快,能夠比較及時、全面地瞭解農業市場資訊,實現鮮活農產品的專業化、快速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