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觀後感怎麼寫

  在電影里美人魚的遭遇,是人類肆意破壞環境所造成的惡果。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美人魚觀後感短文,歡迎閱讀!

  美人魚觀後感短文篇一

  今天很榮幸可以看到周星馳《美人魚》的首映。不得不說周星馳的戲從《少林足球》開始到後來的《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我都是一家人去電影院看的,總覺得過年如果有星爺的戲是不可以錯過的。

  雖然我之前在網上兩段片花,可是也確實從片花裡是看不出這部電影的大概劇情走向,也沒去猜想***其實是不想承認自己想不到***,就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進了影院。電影一開始就播了殺鯨,砍樹,海水汙染等片段,才知道這部戲雖然名叫《美人魚》,卻沒有巫婆,沒有群舞,美人魚沒有用歌聲換取雙腿,但還是給美人魚配了一個現實的王子,用了一個童話故事來述說生態環境的保護。

  因商人軒***鄧超飾飾演***買了銅鑼灣的地,為了取得填海的批文,用聲吶驅趕並且殺害了附近的海豚,也危害了海底不明物種--美人魚。美人魚被逼逃進了一個區域,開始計劃美人計,派出她們自認最美又最瞭解人類生活的美人魚珊***林允飾飾演***實行。雖然計劃是簡單粗暴,哪裡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美人魚最終愛上了商人。

  這部戲的題材是新鮮的,也剛好集合了大家對美人魚的好奇和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新鮮的題材再加上週星馳的功力和跟鄧超碰撞出來的火花,這部戲一定有讓你在看時捧腹大笑,看完後走出影院時會沉思戲裡要帶出來的資訊。

  有兩幕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是影院裡笑聲最多最長的。一幕是美人魚珊為了刺殺軒少而遇到的種種挫折,這用了周星馳一貫搞笑的作風,雖然已猜到了走向,可是還是很好笑。這讓我想起一句廣東話:橋不怕舊,最緊要受。第二幕就是鄧超報警,警察畫了幾幅美人魚畫。這幕影院裡很多人笑得很大聲,我卻覺得還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這一部分的片花,心裡有可能也覺得大家對美人魚的認識沒道理警察會畫出這些四不像的畫。

  再說其中的一幕,美人魚以為軒少會按門鈴,大家在門後襬好姿勢準備攻擊他。這一幕明明就沒什麼感傷,看著那些演員擺的pose和拿著的武器,應該是歡樂的,我卻在背景音樂響起來時,一股不知從哪來的悲傷湧進我心頭,我竟然想哭,我看著人魚為了生存,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不惜一切,被逼的拿著武器對抗敵人。這有可能就是星爺要帶給大家的,在歡樂中把資訊專遞給大家。軒少對著美人魚說你到底明不明白我要說什麼,美人魚說其實不明白的是你。錢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有一天沒有一滴乾淨的水喝,吸不到一口乾淨的口氣,有錢也沒用。

  查了百度這部戲用了3億製作費***本人不是很確定,有誤請原諒***,原諒我一個門外漢,無法瞭解這數字代表什麼。我只知道,比起星爺歷年來的電影,這部的cg是我覺得最好的。雖然無法和國外好萊塢比,可是也算是不錯了。

  至於影片裡的愛情方面,我個人覺得比較弱。認識一天會愛到如此真的令我很懷疑?!有可能是因為電影短短90多分鐘沒有那麼多空間交代,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個人不能接受認識一天就能愛得死去活來吧。

  再來說說演員方面。我除了鄧超的《跑男》***跑男其實也就幾集***沒看過他的戲,電視劇沒有,電影也沒有。今天鄧超飾演的軒少就覺得星爺找對人了,搞笑方面很好,自然不做作,就只是在遊樂場那幕哭戲我個人覺得還欠缺一點,但最後那幕英雄救美我是有感動的。

  小豬羅志祥,之前的《西遊降魔篇》讓我留下印象。一個演員如果不是主角可是卻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和每次提起那套戲必定提起你,那你是成功了。這次羅志祥飾演的八爪魚戲份蠻重,他是美人計的策劃者,也是美人魚的守護者。小豬的表現和《西遊降魔篇》一樣,他的搞笑路線,方式也一樣,對白很有笑點。有幾幕讓我噴笑的,一幕是電風扇的,笑點來得出其不意,讓我沒有準備的笑出來,還有一幕是穿著廚師的制服,還有一幕是穿褲子的。突然發覺小豬在《美人魚》的演出有笑點有爆點還讓人印象深刻,說明了他這次也是成功得讓大家記住他了。他拍這部片時有可能要躺著走或是要吊著走,應該不簡單,演得很自然,感覺就是和八爪魚融為一體了,這邊也要贊贊電影的CG。只有兩幕與那個老美人魚***張美娥飾***的對話,就因為對白我個人覺得不好笑,讓我似乎覺得有些無聊。

  張雨綺飾演蘭總,是個商場女強人,後因為在愛情方面輸給了美人魚而變得瘋狂。張雨綺是個大美女,身材也很好。我之前還以為她是生態環境保護者,結果是我想太多了,後來確是給了我一點驚喜。

  林允飾演美人魚,一個新人,一個18歲的星女郎。我個人覺得演技蠻自然的,也放得開,刺殺鄧超那幕我確實是笑得不停,最後奮死一逃我也感覺到了她的視死如歸,最後一幕我也確實是在影院裡流淚了。

  整體而言,星爺的戲還是值得去影院看的,跟著大家一起的大聲歡笑,享受著影院音響的背景音樂,看著星爺天馬行空呈現的畫面,走入星爺的童話世界,在歡笑中帶出他的資訊,在笑聲中留下感動的眼淚,在走出影院時又慢慢沉澱慢慢沉思慢慢回味。一部用了幾年製作,慢工出細活的電影必須得在電影院裡享受著它的綻放。

  美人魚觀後感短文篇二

  既然電影名字叫《美人魚》,自然觀眾少不了討論美人魚的話題。電影中提到了人和美人魚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猿猴,這讓人大跌眼鏡。美人魚真的存在嗎?

  關於美人魚的故事有很多,似乎它和UFO一樣,總是讓人有很多的猜測。周星馳說:“我總是喜歡很多奇奇怪怪、神祕的東西,我都希望是真的。這樣更有趣。所以我相信美人魚真的存在的。雖然有很多關於美人魚紀錄片比較粗糙,假的也有,但也有一些比較真的。我還看過有個紀錄片,講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猿猴進化變成人,但有一部分猿猴是在水陸進化的,在過程中因為長期在水裡,腿不管用,進化成魚尾巴之類的東西。我說我相信,因為我希望它存在。”

  周星馳的這段話中,提到了海猿理論,在影片中也有提及。其實,美人魚是由海猿進化來的理論,是根據美國動物星球頻道提出的海猿理論。海猿理論認為茫茫大海中確實存在類似美人魚的生物,而它們的真身就是古猿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分支——海猿。由於這類生物在海洋非常獨特,除了體現龐大外,其他方面的特徵也明顯優於其他海洋生物,所以它們的生命受到威脅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也非常長壽,可能長達150歲左右。

  海猿理論表明猿類進化到人類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進入到水中,進化為現在的海猿。但是由於古人對海洋恐懼,使得這部分海猿慢慢被人們遺忘,而作為美人魚的神話傳說流傳下來。海猿理論是以進化論為前提的,否則就不能成立。但我們真的願意相信自己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嗎?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人就是從猴子進化來的。進化論是達爾文於1859年在他的《物種起源》這本書中提出的,這個理論學說對人類社會實在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不過,對達爾文進化論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進化論只是達爾文一個大膽的假設。事實上,進化論的假說不能用科學方法證明。因為進化論如果要以實驗來證明,就需要數以萬計的動物與植物,經過數萬年的觀察。因為在進化論的假說中,漫長的時間、大量的生物、自然環境的選擇,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這些實驗所需要的狀況可以說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進化論的假說,不但沒有被科學實驗所證明,而且也不能被科學所證明。

  周星馳為何相信美人魚的存在,並且認同海猿理論,也許是源於他對大海的敬畏。周星馳說:“小時候在海里面游泳,會很緊張,不知道下面是什麼東西。海對我來說非常神祕。因為每一天都看著海,常常會想海里面是什麼東西,會對海里的東西既害怕又感興趣,因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的一番話,讓許多接觸過大海的人感同身受。

  不過,當我嘗試用信仰的角度來看大海時,大海就成了被造物。洶湧的波濤,成了聖經中詩篇93篇“大水揚起,大水發聲,波浪澎湃”對上帝的敬拜。我意識到宇宙萬物被造乃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正如詩篇19篇所稱頌的那樣:“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上帝不僅造了陸地,也同樣造了大海,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我們其實並非有太多瞭解,這也讓我們懂得,人在大海面前,顯得多麼渺小。但上帝偏偏最愛如塵土般的我們,他將萬物交託給人類打理,包括海洋。上帝測不透的豐富供應著我們生命的需要。我們也當明白大海並不能成為我們的安息之源。

  如果沒有認識上帝,我們都是矇在鼓裡的愚昧人,每個人都需要被憐憫。無論面對廣闊的大海,無論美人魚存不存在,如果我們對自然界的敬畏,沒有轉化成對神的敬拜,都將是不折不扣的偶像崇拜,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平安。

  美人魚觀後感短文篇三

  作為今年春節賀歲檔最受大家關注的電影《美人魚》,我早在電影預售階段就買好了票,一到大年初一,我就迫不及待的走進電影院觀看,整場電影看完,我彷彿剛坐完過山車,興致盎然,久久地坐在椅子上不願起身,沒想到《美人魚》讓我又哭又笑,而且是開懷大笑和淚眼婆娑,周星馳果然厲害!

  這部電影通過“人魚”的視角來談論“人”,人的善惡美醜、現代化的成就與災難,以及人類在進一步的現代化中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

  讓我記得最深刻的兩段話,第一段是美人魚姥姥說的:“為了救自己愛的人,為愛奮不顧身是你的本性,你也不必太過自責。”愛超越了一切的規矩和界限。愛是包容,愛是忍耐,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永不休止。

  第二段話是男主人公說的:“如果世界上連一滴乾淨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掙再多的錢,都是死路一條。”美女魚和男主角用生命敘述人魚的愛情故事,溶於愛情之中,展現出悲慘景象,戳人心窩,震撼人心。

  美人魚的遭遇,是人類肆意破壞環境所造成的惡果。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但我們的生存環境卻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而很多人面對現在的汙染,卻是視而不見,這也是一種可悲。我們其實也是環境中的一條魚,在這個環境奄奄一息的生存,我們只有拯救環境,才能拯救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相信這部電影有著更廣泛的意義,它不光只是娛樂,而是一種呼籲,是真正的寓教於樂,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