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閱讀答案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這首詞表面是為葉丞相而作,但是實際上卻是在為作者自己抒發感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閱讀材料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南宋]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迴,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註釋:“高人”,指葉衡,即葉丞相,南宋主戰派人物,很有才幹。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閱讀題目

  ***1***這首詞上片畫線句子用怎樣的藝術手法?有何作用?請具體分析。***4分***

  ***2***有人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出詩人的豁達,有人則說表現的詩人沉重的憂傷。你的看法怎樣?為什麼?請聯絡全詩說明。***4分***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閱讀答案

  ***1***畫線句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靜為動,或擬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卻說青山想要向葉丞相傾訴衷腸,如萬馬奔騰而來***2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之連綿,並藉此含蓄表達對葉丞相的傾慕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熱切希望***2分***。

  ***評分標準:聯絡詩句內容具體說明藝術手法,1分,答“移情入景”或“化靜為動”,得1分。答“擬人、比喻”,也得1分。但只答“擬人”或只答“比喻”,不得分。聯絡詩句內容,得1分,共2分。 作用分析共2分,其中,寫出山的連綿1分,人物情感1分,人物情感答對一點即可。***

  ***2***參考答案一: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豁達的心境。人們都說頭髮總是在愁在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詩人故意發此痴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對沙鷗的調侃,也是對自己的調侃,顯得詼諧幽默。表明詩人雖然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而心情充滿憂憤,但卻想要努力驅散心中的陰霾,表現了詩人的豁達。

  參考答案二: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沉重的憂傷。人們都說頭髮總是在愁在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明寫鳥之愁,實寫人之愁,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故詩人心中充滿無盡的愁情。

  ***評分標準:觀點1分;結合詩句分析2分,對詩人情感的分析1分。意思對即可。***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賞析

  上闋寫賞心亭的所見所感。賞心亭,據《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開頭兩句由寫山到寫人,緊緊扣住了題目。蒼翠的群山彷彿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談,他們聯翩而來絡繹不絕,有似萬馬奔騰.它們在茫茫的煙雨中迷了路,徘徊起來,眼看著臨近了,卻終於沒能到達跟前.暗示著自己雖有才卻不得施展,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報國無門。高人即葉衡。青山有情,高人難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賞心亭,那逶迤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裡話要向他傾訴呵。其勢如萬馬奔騰,接連不斷。不說人之眺山,而說山之就人,這就把靜景寫活了。不僅如此,而且對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襯作用。詞裡葉衡的高大形象進行了,描繪因為葉衡是一位很有才幹的主戰派官員。《宋史·葉衡傳》說他“得治兵之要”。葉衡對作者極為賞識,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即是對葉衡推薦的 ,以後又向朝廷極力推薦他“ 慷慨有大略”。對於這樣一位“經綸手”,加之有知遇之恩,詞人對此十分感激。三、四兩句借煙雨之景,轉突兀奇崛之筆而為低徊宛轉之波,充分表現了無限的悵惘,無窮的感慨,可以說是寄託遙深。葉衡主戰,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對,他收復失地的大計遇到了極大的阻力,詞人也就由希望變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萬馬奔騰而來,象衝鋒陷陣的鐵騎。詞人渴望能揮戈躍馬馳騁疆場,可是轉眼之間又煙雨迷濛,遮住了青山,而無數青山也只象是萬馬在煙雨中低徊不前 。“望來終不來”寫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說愁,而愁極深;雖極感慨,仍以蘊藉出之。

  下闋,由眺望青山之悵惘陡轉而為揶揄沙鷗之詼諧,但曲斷意不斷,其脈絡仍清晰可見。雖著筆輕快,實則發自積鬱。人們都說頭髮總是由此愁悶變白的。“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水上的沙鷗通體皆白,豈不是一身都是愁嗎 ?詞人故意發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闋歇拍低徊沉鬱的氣氛一掃而光了;然而仔細體味,就會察覺到那貫穿全詞的“愁 ”字並消失,或者說詞人極力排遣這如煙雨一般的無盡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掙扎,而非心靈上的解脫。人之發白並不完全由於人心之愁;而沙鷗通體皆白 ,是其自然特徵,與愁沒有關係。詞人故意造成邏輯上的錯誤,說得越幽默灑脫 ,反而越使人感到強自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說鳥與愁無關,實說愁與人甚切。人愁是實,鳥愁是虛 ,“一身都是愁”的是鳥還是人,不必拘泥於字句的解釋而自曉。故“拍手笑沙鷗 ”,一縱即逝;而“一身都是愁 ”,卻如電影上的“慢鏡頭”在觀眾視野裡由快放慢了。實際上“一身都是愁”是與“煙雨卻低徊,望來終不來”暗中息息相關的。儘管詞筆迴盪曲折,然而透過層瀾,仍可以看清。白居易《白鷺詩》雲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也垂絲 。”辛詞蓋本於此。白詩言愁顯 ,辛詞言愁晦 ,其言愁一也。但辛詞多了“拍手笑”一層意思。不過就其形象來看,辛詞較之白詩更加繪聲繪色;就其感情來說,則更加摯濃深切。參閱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充滿了激憤憂愁。以至於“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胸中積鬱如此,則登賞心亭之所見所感都無非“獻愁供恨”而已。由此可見,在《菩薩蠻》之中亦飽含著詞人之愁,英雄之淚。某些喜劇會使有心的觀眾在笑聲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熱淚。笑和眼淚,就是似乎矛盾卻又融合無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