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風景之間閱讀答案

  我們看似在行走,但真正在行走的是風景,不行走的,是我們那顆日漸懶惰的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行走在風景之間》閱讀材料

  那一次去郊遊,看到了筆直的松樹、莊嚴的柏樹,還有幾個人合抱不過來的百年古樹,那一刻,我看到陽光在茂密的樹葉間閃爍跳動,像一串串不安分的正在成長的心。我的心裡,頓時也有無數漂亮的詞語在跳動,試圖串聯成一段段長短不一的精美的句子。我想回去之後,一定要用我的筆記錄下它們。記錄下這一次心靈的行程。可是等我回去之後,接連不斷的會議撕扯了我那份惦念著美好的心情,那些會說話的風景又被我拋於腦後,忘記得一乾二淨。

  朋友們問起那是些怎樣的風景,我竟無言以對。“但我去過,我真的領略過那裡的風景。”我對朋友們說,“不信,你們看,這是我從那裡帶回來的石頭。”

  我的抽屜裡一共有三塊石頭,因為我去了三次。這就是我對那些風景的眷戀和全部的記憶。曾經讓我心動不已的風景,最後卻只能用一枚石頭來替代。

  這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心態:有些風景,只要愉悅了我們的眼睛,快樂了一會兒我們的心靈,就可以了,不必將它們收藏到心靈的資料夾裡,讓本來就滿滿的心靈空間變得更加擁擠。

  我們不能說這種心態不好,畢竟,在奔跑的塵世,你要追趕上一些東西,就必須甩掉一些東西。而他們在處理心靈的資料夾時,唯一要做的就是清空、清空,他們要讓自己的心奔跑,他們不想有太多的羈絆。但不是所有的風景都可以擦肩而過,有些風景是需要收藏的。哪怕僅僅是為了給你奔跑的姿勢配一幅溫馨的背景畫面也好。

  朋友旅遊歸來,帶著一火車皮的疲憊和滿滿十幾個膠捲。我問他看到了什麼景緻,他說都在照片上呢,自己看吧。他說他的腦海裡除了人影還是人影,不停地晃動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印象。

  據說英國科學家新發明了一種“神奇相機”,可以像項鍊一樣掛在脖子上,它可以隨時隨地自動拍攝上千張圖片,拍攝內容包括你遇到過的人,你去過的地方,你做過的事,你吃過的食物等。

  科學家的意圖或許是為了幫助那些經常健忘或者記憶衰退的人找回失去的記憶。

  於是有人高興了:帶上它去旅遊,可以把所有的景緻都照下來。

  旅遊的真正意義是愉悅身心,並不是僅僅帶回幾張圖片,證明你去了多少個地方,那和到處都刻上“張三到此一遊”還有何區別?那些照片,只是讓一個人有了記憶,卻丟掉了感覺。

  有時候我經常問自己,面對美景總要留下點什麼吧!哪怕一聲讚美,哪怕幾行或押韻或打油的詩,可是我們沒有,我們僅僅是換了個地方繼續著我們機械般的心靈遊戲。

  歌德在欣賞到美景的時候,常常會把自己的心靈丟失,忘我地與大自然交融到一起。比如海德堡,歌德就說過,那是他將自己心靈丟失的地方。

  是啊,面對美景,我們要學會將自己的心靈交出去。

  我認識一個喜歡郊遊的老人,他每每看到美景時,有一個習慣就是美美地來上一段京劇。如果你在某個森林裡,聽到了那一聲聲韻味十足的京劇段子,那一定是他又看到了令他心儀的美景!他的表達方式是如此美妙,如此的與眾不同。

  表面上看,我們在行走,風景靜立不動。其實我們都錯了,有時候,真正在行走的是風景,不行走的,是我們那顆日漸懶惰的心。***選自《思維與智慧》2010年第7期***

  《行走在風景之間》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作者認為對於那些愉悅了我們的眼睛、快樂了我們的心靈的風景,看過就可以了,沒必要將它們收藏在心裡,而使心靈空間變得更加擁擠。

  B.有些風景可以擦肩而過,有些風景卻是需要收藏的。哪怕你收藏它的理由僅僅是為了用這風景給奔跑的姿勢配一幅溫馨的背景畫面。

  C.旅遊的真正意義是愉悅身心,不是僅僅帶回幾張圖片,以證明去了多少個地方,這樣做看起來是有了記憶,卻失掉了感覺。

  D.歌德說海德堡是他將自己心靈丟失的地方,意思是海德堡旖旎的風光迷住了歌德,使他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方向。

  E.英國科學家新發明的“神奇相機”令一些人十分高興,因為這樣就可以帶上它去旅遊,可以把所有的景緻都照下來。

  2.為什麼“朋友們問起那是些怎樣的風景,我竟無言以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樣理解“真正在行走的是風景”這句話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抽屜裡一共有三塊石頭,因為我去了三次。”對於作者欣賞一次風景就帶回一塊石頭的做法,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請發表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走在風景之間》閱讀答案

  1.AD

  2.那些曾經漂亮的詞語因沒能及時記錄而消失,自己惦記美好風景的心情被瑣事扯斷,會說話的風景被自己拋在了腦後,作者因此覺得無法回答朋友。***意對即可***

  3.觀賞風景的時候從表面上看是我們在行走,而風景靜立不動。但當我們的心變得日漸懶惰,不能用心靈來和風景交融時,面對風景,我們的行走只是機械的;而風景始終在不斷地變換著,它們以這種方式不斷地“行走”,保持著新鮮與活力。***意對即可***

  4.示例二:贊成作者的做法。對於美好的風景,我們應該以某種形式來收藏,這樣能夠勾起我們對這些風景的鮮活的記憶,作者選擇的是收集當地比比皆是的石塊,這樣的收藏,淳樸而有意義。示例二:反對作者的做法。對風景最好的欣賞就是不破壞,“不帶走一片雲彩”,如果人們都像作者一樣,每到風景優美處都要拿點東西走,這和到處都刻上“張三到此一遊”一樣,極可能破壞風景的和諧與長久。***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可以贊成,可以反對,但要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