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育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學中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基礎技能的培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合的,僅供參考學習!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一、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現象在自然界中很普遍,與同學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同學們游泳,就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力學原理。例如同學們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的幫助,才能“水往高處走”。同學們認真的想一想,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我們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還感到物理難學呢?這是因為平時我們對發生在身邊的物理現象並不在意。就像一個人每天爬樓梯到樓上上課,問他樓梯有多少級,他不會知道,因為他重未留意。同樣,平時我們不注意觀察物理現象,當學到與之相關的物理現象知識時,就只有模糊印象,這很不利於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所以,平時細心地觀察物理現象是學好物理的首要一步。

  但是,任何物理現象的發生,都有原因的,並不是憑空而來。究其原因所在,是學習物理的重點,也是難點。同學們往往就難在這個原因上。這就需要我們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找出這個“原因”例如用數學的方法,邏輯的推理,實驗的方法。其中許多原因是通過實驗得出的,例如,通過“水的沸騰”實驗研究得出:“氣壓不同,水的沸點不同;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又如在做串,並聯電路的實驗後得出的結論是:“串連電路的各處電流相等;並聯電路的總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可見,通過實驗來弄清物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師做實驗時,同學們應該認真觀察,積極參與,不懂就問,把實驗的來龍去脈弄清楚。有條件或者自己創造出條件把實驗做一遍。由上知道,要學好物理知識,就要重視觀察和試驗。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二、細心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在物理教學中不少同學忽略了產生力的條件,物體間發生作用,同時產生了力,而是憑空想象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或認為物體間先發生作用,後才產生力。二是對概念和公式的一味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問題的聯絡。例如有一道浮力題:一個體重為10N的木塊,體積為0.002m3,當它浸在水中時,受到浮力是多少?”有些同學認為:V排=V木,直接運用浮力公式F浮=p水gV排求出錯誤的浮力來。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物理公式的記憶。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於心,又怎能在解題中應用呢?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三、總結相似的型別題目。

  總結,很多同學以為這是老師的事,其實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同學也要學會總結。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型別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物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當然,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越學就會越不懂的該如何去做了。同學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見進步,有的不升反降,其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複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覆做,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

  因此,我的建議是:做好總結和歸納,將題越做越少,不懂就請教老師或會做的同學,或尋找參考資料,將一個個新問題拿下來,這才是最好的物理學習方法。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四、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我們都懂得在學習中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在做題時,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進行演練。另外一個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自己的不足。而我們在做習題時,只追求做題的數量,隨便應付作業了事,而不是追求解決問題所出現的方法,更不用說收集自己在解題中的錯誤了。因此有些同學說:“老師,平時的練習或測試我一看好像會做的,但要寫出時就是不會下手,你一提示我就會了。”

  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做的題目的工作,一旦你做好了收集的工作,你就會發現,過去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而這些毛病反覆在出現;過去你認為不懂的那些問題,現在就會發現原來是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因此,我要說: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你才有收穫。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五、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與討論

  一個人不可能對任何問題都懂得,但當我們發現了不懂的問題,一定要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古人還不恥下問呢,而我們很多同學就是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對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或教師明天還會講的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看低。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其實老師或同學都會很樂意幫你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你要正確的面對自己。

  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們討論,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裡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物件最好是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於大家相互學習,而“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當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物理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跟上學習的進度,慢慢消沉下去。因此,“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六、重視思維方法

  ***1***方法遷移。

  初學物理,你會讀到《擺的故事的啟示》,同時,你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數法“研究影響擺的週期的因素”。漸漸地,你從“研究聲音的音調跟哪些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等實驗中,領會了控制變數法的真諦,而這個方法是貫穿於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這樣說,你掌握了這種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你畫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線”嗎?當然沒有,只有“光”,沒有“線”,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磁感線”、高中的“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衝很聰明的運用了“等效替代”這個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頭的重力就等於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稱的難題。“合力”、“總電阻”等概念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影象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影象和其他影象的基礎。初中物理是為高中物理、大學物理打基礎的,所以你還要學會下列研究方法:累積法、類比法、比較法、歸納法、影象法、列表法等。

  ***2***知識遷移。

  物理課程系統分為五個部分: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學。除了光學相對獨立,其他內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物質、運動、能量把它們牢牢地捆在一起。要從整體上把握物理教材,明確知識在本單元、本冊教材、知識系統中的地位,注意前後聯絡。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七、重視知識應用

  物理從生活中來,必然要回歸生活,要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學習、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迴歸生活。

  家裡突然停電了,你還會像小時候那麼害怕嗎?八成是保險絲燒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賽跑時,為何要求計時員看到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計時?你學了光速比聲速大很多,計算一下,就明白了。為什麼汽車剎車後還要行駛一段距離?在雨雪天氣路滑時,如何減小交通事故的發生?這與慣性、摩擦有關。如何判斷戒指是否純金?測量質量與體積,計算密度,查密度表對比吧!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你會豁然明朗,生活到處是物理謎語,等待你去解開。

  ***2***課外研究。

  物理世界是真實的,也是豐富的。猜想一下,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無聲的世界》幻想文章即刻出爐。城市現代化,玻璃牆面的樓房越來越高,黑夜越來越亮,刺眼的光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減少光汙染》。《如果沒有摩擦》、《自行車上的物理》……調查報告,課外製作、課外探究都能把物理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你帶去研究的歡樂與驚喜。

  ***3***學科交叉。

  “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典故中包含著深刻的物理原理:參照物、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中國古代詩詞、成語諺語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你可以從語文中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也可以從歷史中體味物理學家的優秀品質。

  你嚐到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就會愉快地、主動地投身於物理知識的學習中。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八、重視情感傾注

  ***1***合作。

  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不能離開群體而存在。有些物理問題,單獨思考會回答不全面,此時需要集體的智慧。有些實驗一個人無法操作,就需要兩個人,甚至四個人一起分工協作完成。有時答案五花八門,則需要集體討論,找到真理。

  ***2***堅持。

  學習物理要能吃苦,愛因斯坦說,“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學習物理要有想法,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能撬動地球”。學習物理更要謙虛,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習物理必須腳踏實地,夯實基礎,系統把握,循序漸進,不搞突擊。

  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九、注重實戰經驗的培養

  考試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很好上課老師一提問什麼都會,課下做題也會做,可一到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考試心態不好,容易緊張;二是,考試時間安排不合理,總感覺時間緊,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心態不好,要注意調整,同時也要經歷考試來磨練。每次考試,大家都要尋找合適自己的調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適應考試節奏。而做題速度慢的問題,就需要在平時的做題中解決。自己平時做題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完成的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張。

  我的建議是: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

  閱讀物理教材也是掌握物理知識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只有真正閱讀了物理教材,才能較好的掌握物理語言,提高自學能力,一定要改變只做題不看書,把課本當成查公式的詞典的不良傾向。閱讀課本,也要爭取老師的指導。閱讀當天的內容或一個單元、一章的內容,都要通盤考慮,要有目標。

  一切物理知識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同時,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要用到物理知識來解決。任何方法的使用,最重要的是有效。同學們在學習中千萬要避免形式化,一定要追求實效。當你有了豐富的經驗和紮實的物理基本功,一定可以學好中學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