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源山旅遊攻略

  清源山***Qingyuan Mountain***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稱“北山”;又因峰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雲山”。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泉州城市區3公里。清源山是閩中戴雲山餘脈,峰巒起伏,岩石遍佈,盎然成趣,是天然勝景。清源山海拔572米,山脈綿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恣百態,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清源山簡介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市首個榮獲5A級風景區稱號,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有四十平方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清源山歷史上因山泉頗多,亦名“泉山”,山高入雲又名“齊雲山”;位於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山峰鼎峙,也又稱“三臺山”;城因山得名“泉州”。

  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佔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相容幷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佈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岩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

  景區票價:55元;開放時間:5:30至19:00***夏季***;導遊服務時間:7:00至17:00。

  清源山地理氣候

  清源山屬花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岩石突兀,主景區最高海拔498米。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巖體侵人所形成的,巖體外部呈黑褐色,岩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

  清源山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溼潤,一年四季均適宜觀光旅遊。年平均氣溫17——21.3度C,,年平均降水量1202——1550毫米,全年無霜期358天。

  清源山景點介紹

  老君巖山門

  老君巖的山門,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老君造像

  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於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巨集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築頗為壯觀,後來道觀被焚燬,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於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誇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几,雙眼含笑,鬚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的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誇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讚歎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徵。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麼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牆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後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嶙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曆史的古鬆,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幹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鬆蒼勁挺拔,虯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鬆後,讚歎它比黃山的“迎客鬆”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從千手巖往上攀緩十多分鐘,即到彌陀巖。彌陀巖可以說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裡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廟宇石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巧奪天工。我們來看這一處“泉窟觀瀑”。瞧,清澈的泉水從五十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盪滌殆盡,歷代文人騷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滿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許”、“流膏”等題刻仍熠熠生輝,為我們增加了觀賞雅興,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這一株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歎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因此,這裡常有年輕的戀人,如意的夫婦相偎於此,留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紀念照。而僅隔幾步之遙的這棵濃蔭如蓋的大樹,相傳是700多年前施琅將軍的的部將從臺灣帶回故鄉栽種的“洋蒲桃“,俗稱“蓮霧”。每當收穫季節,樹上綠裡透紅,果實累累,形若斗笠,頂部尖、底部寬,吃起來清涼可口,別有風味。

  彌陀巖

  彌陀巖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幽谷梵音意境區內的主要景點之一。1961年5月公佈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了千手巖,沿古道拾級布上,經振衣亭即到彌陀巖山門,門柱鐫有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撰寫的一對楹聯:每慶安瀾堪縱目,時觀膏畝可停驂,可見這裡是登高望遠,把酒臨風的好去處。進山門,聞得彌陀瀑布,空谷傳聲,只見飛瀑如練,從峭壁上凌空而下,捲起千堆雪,濺落萬斛珠。兩側崖壁,有洗心,清如許,泉窟觀瀑等歷代文化騷客的題刻,甚為半觀,身臨其境,塵俗凡慮,一洗無存。

  這裡巨石峭立,古木參天,近旁的天侶呈瑞,是兩株不同的樹種緊緊地抱在一起,一棵為重陽木、一棵是榕樹,樹根相盤,樹身相抱,樹丫纏繞,如膠如漆,歷經歷300多年,宛如一對忠貞不渝的戀人,引得許多年青人、老年人在此樹下合影留念。這裡還生長著一株200年前來自臺灣的果樹--洋蒲桃,相傳是清靖海侯施琅將軍的部將從臺灣帶回故鄉移植栽種的,至今仍生機勃勃,年年結果。許多探親旅遊的臺灣同胞,見到此樹,倍感親切。

  彌陀巖的仿木石構石室,建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內的元代石雕阿彌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鑿而成,高5.77米,寬2.5米,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莊大方,慈祥和善。石室的建築特色和佛像服飾,為研究中國垂江以南元代建築和佛教石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石室右側的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告功立石碑文記載:平章三旦八御史貼木爾不花憲法使孫三寶僉事釋迦如捐財首倡化合眾緣易殿以石建臺搭改堂宇再精琢佛相塗金。在此方193個漢字的元代石雕碑文中,出現了13個簡化漢字,這在元代碑刻中實為罕見。

  石室的上方,沿尋佛經拾級而上,在陡峭的石壁下,有清乾隆年間福建陸路提督馬負書手書的佛字石刻,被譽之為閩海第一佛;中國著名書畫家黃胄所書的拜觀二字摩崖石刻,更是熠熠生輝,蔚為壯觀。石室前左側的崖壁旁,有一巨石聳立,榕樹攀生,古人鐫有一嘯臺、雲谷等石刻,人立其上,大有飄然欲仙之感。極目遠眺,晉水逶邐,雙塔凌空,古城新姿,盡收眼底。石室的右下方大平臺,原有古剎彌陀巖寺,塌毀於***期間。1997年市政府撥出專款,又蒙廣大信眾熱心捐助,重建彌陀巖寺工程於同年月日12月動工,建有大殿五觀堂等,1998年月11月竣工。大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殿內供奉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菩薩,為脫胎飾金佛像。從彌陀巖沿步遊道至蓮花池,可領略到池畔摩崖壁上唐林蘊的泉山銘石刻,過蓮花池可至峭壁亭。峭壁亭依崖而築,玲瓏奇特。於是1983年2月動工興建,同年8月竣工。出峭壁亭,過鐵索橋,即可抵達碧霄巖。

  三世佛

  三世佛並排結咖跌坐於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儲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並以袈裟一角搭於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釋迦像,為現在佛,主管現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撫地,一手向上。左尊稱為藥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託缽。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於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

  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畫塑記》上記載,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於“正殿”,是當時元朝信奉的主神。這三世佛石刻經專家考證後認定為:我國發現的現存時代最早、儲存最好、位於最東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側20米處有一方石刻即記載三世佛刻於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名碑奇石,密蔭幽澗,是碧霄巖的一大特點,以“三世佛”為中心,南側有1991年所建的閩南民居風格的廣欽法師塔院建築群體;於其背後,我們看到了這個很大的南宋摩崖楷書石刻“壽”字,字型高3.5米,寬3.15米,譽稱“閩中第一大‘壽’字”;旁邊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則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數方石刻。

  清源洞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頂峰,高處登臨,眼界頓覺開闊。清源洞、南臺巖這兩個景點可以說是我們今天抵達的最高峰,稱之為“山海大觀”。清源洞作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積澱,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學術價值。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蛻仙岩”。《泉州府志》稱:“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紹興年間有裴姓道人在此蛻骨登仙,時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這是一個富有神祕色彩、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說的是裴道人為民除害,追殺殘害生靈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蛻化。若問清源洞有多深?民間尚有“清源洞通洛陽江”的傳說。洞前有裴仙祠、觀音殿、文昌閣等三教祠宇森然並列交相輝映。還有一大批歷史名人紛至沓來留下無數勝蹟;李光縉、何喬遠、姜志禮、洪承疇、粘本盛、馬負書、施琅、……清源洞不僅具有深邃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極為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這一帶山脈橫斷,峰巒起伏,層次變化極富規律;群落豐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亞熱帶雨林特徵,從中隨步可見歷盡風霜依然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春夏之間山頂雲霧蒸騰,洞前亭閣縹緲。又因高居主峰,下臨無際,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盡收眼底,遠景有大海蒼茫,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海大觀”意境圖。 南臺巖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同樣有釋、道、佛三教建築緊依絕壁而起,四周樹木蔥籠,亦是一處遊人登高遠眺之佳景。

  舍利塔

  泓一大師舍利塔 1952年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彌陀巖西側興建“弘一大師之塔”,塔內安放著大師的舍利子。石塔建築材料取材於馳名的泉州白花崗岩,經過精雕細作,使整座石塔具有閩南地方仿木石構的建築特色,塔內頂部為蜘蛛結網的藻井仿木斗拱結構,層層疊起,以增大塔內的空間效果;正面壁上,鑲嵌的輝綠岩雕刻"弘一律師遺像",系豐子愷先生悲切時所作的“淚墨畫”。整座石塔與周圍空間、摩崖石刻、環境綠化渾然一體,更顯得莊嚴、肅穆,使前來瞻仰的人們倍生懷念之情。1991年3月公佈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弘一大師舍利塔左側摩崖上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千古江山留勝蹟,一林風月伴高僧”的石刻。右側為曾任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廣洽、廣淨法師舍利塔。

  由於弘一大師在美術、金石、書法、音樂、佛學等方面的高深造詣,因此與太虛、印光並稱為近代三大高僧。他流傳在泉州的墨寶甚多,舍利塔前的“悲欣交集”系其生前最後遺墨。

  百丈坪

  亦名遵巖、星臺巖。位於清源洞東南。《閩書》載:宋高僧可遵所構,其地巨石偃亙,週數百武,故名。歷史上曾建有“枕雲亭”及3座石塔。明嘉靖初,少年王慎中曾在此讀書,後登進士,為“嘉靖八才子”之首。相傳俞大猷少時也常在此練武。明萬曆間,泉州太守姜志禮書“百丈坪”三個大字,十分壯觀。

  百丈坪坦平寬廣,臨風遠眺,近山遠水,無限空闊。晉水、洛江匯注東海,如雙龍入海,氣勢非凡,每每紅日東昇,霞光萬丈,氣象萬千,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明《閩書》載:遵巖,在左巖峰頂偏東,僧可遵所構,其地巨石偃亙,週數百武,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焉。可遵,俗姓徐,南安人,微髭碧眼,狀如胡僧,而精修無憊,得施利,則縷經懺,繕橋道,構殿藏。朝散黃元功母病,夢人告曰:“得巖主供之,愈。”元功延可遵,母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