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樹種植的誤區有哪些

  沉香樹很多人對於它並不瞭解,所以產生了一些種植誤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沉香樹種植的常見誤區。

  沉香樹種植的誤區一:任何土地都可以種植沉香

  個別苗圃老闆推薦沉香苗時稱,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甚至福建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種植沉香,其實這種說法很不負責任。

  小編了解到,沉香種植最佳地區是熱帶和亞熱帶南部地區,最佳土壤條件是紅色和黃色沙性土壤,最佳種植地形不容易形成積水的緩坡地,沉香特性最怕積水問題。

  沉香樹如果種在低窪地,非常容易因積水而爛根而導致血本無歸,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小編在某農莊看到,業主曾經種植過五千多棵沉香,但現在因為選址錯誤,剩下的沉香已經只有幾百棵。

  沉香樹種植的誤區二:所有沉香樹都會結沉香

  通常,沉香指白木香樹,屬瑞香科。按沉香在地球上的資源分佈,相對集中在東南亞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世界同類植物中,共有四個科屬,但真正能結出沉香的,只有瑞香科的白木香樹。白木香再細分,又有大葉與小葉、黃色與白色之別,而真正產出高品質沉香的,只有業內人們常說的海南土沉香。

  古籍記載中,野生白木香樹曾經交干連枝,連綿百里,可謂非常繁茂,但能夠結香者,“往往十有一二”,多數白木香樹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但並不結香的事實早已不是新聞。

  白木香樹要結沉香,必需經受雷擊、風折、蟲蝕和各種人為傷害,或者在專業科技指導下用人工結香的方式使其受傷後快速結香。在特定的生長環境中,常常可見一片白木香樹林長得非常粗壯,但因為從未受過任何傷害,就不可能產出沉香。據業內人士透露,常常聽說有人花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向農民買一棵樹,結果偷偷伐下來後,卻一點香都找不到。

  沉香樹種植的誤區三:所有沉香苗都符合種植標準

  白木香樹因為瀕危珍稀,目前其優良母本極其稀少。

  小編獲悉,沉香種植苗木要求非常嚴格,必須從12年樹齡以上的優質母樹上採集的種子,經過優選之後才能育苗,苗出來後需要不斷精選淘汰,一年後經過野外煉過的苗,才能交給種植戶大規模種植。現如今許多苗圃把不合標準、甚至才三四年的白木香樹結的種子拿來大量育苗,結果直接導致其樹種的嚴重先天不足和資源褪化。

  小編在專家引導下看到一片種植了近十年的沉香林,還不到五年的良種樹大,樹的普遍胸徑只有四五公分,根本不可能結香,其投資者過了十年才知道上當,鉅額的投資和多年心血打了水漂,現在已是欲哭無淚!而福建漳州地區的苗種經實地考察質量更是參差不齊。

  沉香樹種植的誤區四:有奇楠沉香就會有奇楠苗

  沉香因其品質和結香部位不同,在業界被細分成許多等級和各類,其中公認價值最昂貴的,是奇楠沉香,主要有白奇楠、綠奇楠、紫奇楠、黃奇楠和黑奇楠五大類,因為極高的品質要求和極其罕見,目前的市場價格幾乎都在每克萬元以上。

  小編上網搜尋相關資訊,發現提供奇楠種苗的商家比比皆是,帶著這個問題請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沉香專家戴好富博士,得到的答案十分肯定――炒作!

  根據戴博士多年研究結果,他說,為了探究事實,他專門引進奇楠苗作專題研究,結果發現所謂的奇楠苗與一般的沉香種苗沒有任何分別。沉香能結出奇楠,取決於某一棵白木香樹的獨特受傷經歷和相關生長條件及形成年份等諸多因素,決不是結過奇楠沉香的樹上的種子就可以培育出所謂奇楠苗。

  一位業界人士一語道破天機:如果真有奇楠苗,就不會有人願意賣了,明知道一克上萬元,誰賣誰有病!現在一棵奇楠苗有的賣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

  沉香自古以來,便是名貴中藥,皇室供品,珍稀收藏,五大宗教聖物,文人雅士至寶,然而由於被人們無度的索取,以至資源枯竭,已被國家立為二級珍稀保護植物,並大力推廣沉香樹的種植和發展。

  在建設美麗鄉村,和生態城鎮中,沉香樹以其無出其右的植物霸主地位被各縣市爭相種植,沉香樹四季常綠,不僅對環境起到很好的綠化效果,而且經濟收益效益優良,種植沉香樹是農民發家致富的一條發財路。

  沉香作為天賜寶物,在海南和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都可種植,如今已經越發多人漸漸認識到了沉香樹的種植價值。而當眾多企業和個人紛紛湧入沉香樹種植行業的熱潮中時,小編特地走訪了相關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沉香業界人士,發現巨大的商機隱藏的背後,其實迷霧重重,風險同樣巨大,需要特別告訴熱切想種植沉香的人們,小心防範,免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沉香樹種植的方法

  ***一***形態特徵:常綠喬木,高6-20米,胸徑50-90釐米;樹皮暗灰色,平滑,內皮白色,纖維發達,易剝落;葉革質,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5-10釐米,寬2-5釐米,側脈15-20對;葉柄長約5毫米,被毛。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芳香,被柔毛;蒴果倒卵圓形,木質,長2-3釐米,徑約2釐米。

  ***二***分佈與習性: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一般生於海拔400米以下,在海南可上達1000米。 分佈區位於北迴歸線附近及其以南,屬高溫多雨、溼潤的熱帶和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19-25℃,1月平均溫13-20℃,7月平均溫約28℃以上,極端最低溫偶可下達零下***-1.8***℃,年降水量1600-2400毫米,相對溼度80-88%。喜土層厚、腐植質多的溼潤而疏鬆的磚紅壤或山地黃壤。多生於山地雨林或半常綠季雨林中。為弱陽性樹種,幼時尚耐庇廕。

  ***三***種植季節與方法:

  1、種植季節:春季3—4月間氣溫回升,春梢尚未萌動、或剛萌動時,選擇陰雨天定植。成活率可達95%以上。如果選用袋裝苗或營養缽苗,種植季節相對寬鬆,種植效果較好。

  2、種植前準備:按株行距挖穴,穴的規格:寬50×50釐米,深40釐米。挖好植穴後,先回填表土,這時要配合投放基底肥。每株用量:複合肥100克、鈣鎂磷100克、過磷酸鈣250克,結合回填土混合均勻。但要注意:投放肥料的順序,先放複合肥料混勻表土――投放鈣鎂磷、過磷酸鈣――混勻表土,然後將苗栽植其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根系直接與複合肥接觸,又可使根系直接接觸到鈣鎂磷和過磷酸鈣,有利於生根。栽植時要注意適當深栽,避免露出地徑基部。栽植後,整個回填土應略高於穴面成小丘形,或開排水溝,切勿積水、土埋,以免爛根。

  3、種植密度:造林密度,不能一概而言,要視立地條件而定,水肥條件很好的地方為2M×3M,每畝種植100株左右;土地不太肥沃、雨水偏少的地區多采用2M×2.5M的規格種植每畝種植120株左右。

  4、栽植方法:起苗前將苗木下部的側枝及葉片剪去,留住上部數個片葉,並將每片葉剪去一半。栽苗時植株直立,根系舒展,分層覆土,澆透定根水。成活率可達95%以上。

  5、幼樹的撫育:種植後,當年雨季末期鬆土、鋤草2次。以後3年內應加強除雜、除蔓除草、鬆土、擴穴等撫育管理工作。每年撫育二次,分別在雨季前、後各撫育1次。施肥:在結合鬆土、除草、擴穴時,在雨季期間,每年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複合肥100~150g,以促進林木生長,使其早日鬱閉成林,減少雜草叢生。撫育時要注意每年修剪一次分枝,培育優良幹形,有利於結香。但要注意,幼林第一年,不要過早、過分剪禿所有側枝,適當暫留一定的側枝有好處。隨著時間的推遲,幼林的逐步長高,才逐步向上修剪。這樣,有利於增加幼林期植株葉片的光合作用,有助於幼林的生長和根系的發展。

  6、成樹的生長期養護:沉香樹生長期只須除草,適當施肥。成年樹耐貧瘠,無須太多的呵護;輕微的蟲害,反而有利於生成結香。